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02年第11期52-53,共2页
Internal Auditing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9
-
1靳智画.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06(5):44-46. 被引量:6
-
2AndrewD.Bailev等.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
3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M].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
4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 Executive Surmmary " , September 2004.
-
5I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ooklet, Sydney Australia 2004.
-
6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IIA), Website 2003, Global Audit Information Network Flash Survey.
-
7葛家澍.《美国公司文化:潘多拉的盒子》[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
8李平.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监督[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6):43-45. 被引量:11
-
9俞敏声.2002年美国公司改革法案——索克斯法案述评[J].中国内部审计,2003(10):54-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8
-
1翟冬云,张吉岗.内部审计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3-117. 被引量:4
-
2王骏晨.市场导向下审计人员能力框架及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视野,2014(2).
-
3刘文磊.煤矿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以神华集团上湾煤矿为例[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3):38-43. 被引量:1
-
4谢志华,陶玉侠.内部审计质量及其特征因素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来自深市主板的经验证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3):76-84. 被引量:18
-
5如此疯狂看电影[J].瞭望,2002(2):5-5.
-
6崔鑫.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的策略分析[J].通信世界,2005(30):39-40.
-
7贺颖奇,陈佳俊.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J].审计研究,2006(4):87-90. 被引量:63
-
8谌瑜.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J].上海金融,2006(11):73-75. 被引量:5
-
9张旭.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基于当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新趋势的思考[J].现代会计,2007(1):30-32. 被引量:4
-
10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7(3):35-40. 被引量:22
-
1李献.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J].山西审计,2002(2):39-40.
-
2杜秋红.重神“财务一支笔”的负面影响[J].浙江审计,2002(11):32-32.
-
3聂利萍,李雪静.浅谈企业内部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4):30-30. 被引量:2
-
4张俭.关于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福建审计,2000(5):39-40.
-
5刘松梅.论责任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3(11):31-31.
-
6王爱桥.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抓的主要内容[J].工业审计,2001(1):13-14.
-
7吕静.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制度[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8):127-128.
-
8胡义萍.会计信息失真亟待治理[J].经贸导刊,2002(6):42-43.
-
9杨虎.浅议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J].会计之友,2002(12):24-25. 被引量:3
-
10谭劲松,林静容,等.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J].广东审计,2000(2):32-32. 被引量: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