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六朝時期,漢語中觀學經歷了一形態之演化,其特別體現在'否定'性思維的表達樣態上。印度龍樹中觀學爲對治部派阿毗達摩學對'法'之概念分析,區別了假名/戲論,將'空'義之掘發落實于對'語言'指稱'自性義'的批判,而漢語中觀學在漢語'名學'傳統的潛在影響下,對語言的批判側重于'語用'學維度,即揭示'語言'對'實相'指示/識別(知)能力的有限性。僧肇之學關注對偽號/真名的區分,成實學則揭示'假名'之概念化機制,將'真諦'亦納入'假名'之範圍,而吉藏更以'二諦但爲言教',最徹底地貫徹了語用學原則。六朝漢語中觀學對'語言'之'能力'問題的探討似借'佛學'之形式演繹了一個由孔子到莊子的思想脉絡。
出处
《佛教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382-400,500,513-514,共21页
Studies of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