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漢傳唯識學中的“變帶”與“挾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玄奘在《制惡見論》中提出的'變帶'與'挾帶'的區分是其在唯識學上的主要創見之一。唯識後學對此有兩類不同的看法:一是將'挾帶'視作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的特例,而認爲在通常情況下'變帶'的解釋依然有效,如栖復等;二是從窺基到智周的解釋,窺基認爲'挾帶'的解釋具有普適性,可取代以往的'變帶'解釋,智周在此基礎上作了適度的修正,又重新引入了'變帶',并將'挾帶'、'變帶'與親、疏所緣緣統一了起來,而認爲'挾帶'者爲親所緣緣,'變帶'者爲疏所緣緣。一直到《宗鏡錄》時代,這兩類看法俠然同時并存,而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見。
作者 傅新毅
出处 《佛教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401-415,500,共16页 Studies of Buddhist Culture
基金 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唯識論》集解”(項目批准號12BJ003)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3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