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北京佛教的组织结构研究
A Study on Buddhist Organizations in the Modern Beij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佛教的发展中,出现了佛教会这一新型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宗派与法缘宗族共同构成了佛教最主要的组织结构。本文以近代北京地区为例,力图分析两者存续的具体情形,并对其地位与影响进行相关比较。
作者
张蕾蕾
机构地区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史教研部
出处
《佛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20-334,共15页
Buddhist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都市佛教信众自组织行为研究"(15CZJ02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佛教通史"(15ZXA00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法缘宗族摇
佛教会摇
佛教组织摇
近代北京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雪松.
清代以来的太监庙探析[J]
.清史研究,2009(4):89-96.
被引量:9
2
贺金林.
清末僧教育会与寺院兴学的兴起[J]
.安徽史学,2005(6):28-34.
被引量:8
3
李勤合,柴颖菊.
1925年东亚佛教大会[J]
.公共外交季刊,2015,0(4):107-112.
被引量:1
4
付海晏.
革命、法律与庙产——民国北平铁山寺案研究[J]
.历史研究,2009(3):105-120.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93
1
忻平.
近代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西本愿寺派在华传教述论[J]
.近代史研究,1999(2):257-283.
被引量:10
2
习五一.
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构解析[J]
.世界宗教研究,2006(1):34-44.
被引量:8
3
王炜.
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以铁山寺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2006(4):61-66.
被引量:8
4
董晓萍.
流动代理人:北京旧城的寺庙与铺保(1917—1956)[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5-44.
被引量:10
5
《公安局侦缉队呈送沈允方等三名案犯》,1929年12月23日,北平市警察局档案J181-21-4017.
6
《呈报典当铁山寺人犯沈允方等在地方法院宣判情形仰乞鉴核由》,1930年3月2日,北平市警察局档案J181-21-4021.
7
《北平铁山寺案和尚上诉》[J].威音,1930,(9).
8
《北平铁山寺案和尚上诉》,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31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第417页.
9
《北平铁山寺案高院判决》[J].威音,1930,(15).
10
《北平铁山寺案高院判决》,《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32卷,第169页.
共引文献
35
1
汪桂平,马杰,高翔,罗巧芸.
清代道教史相关专题研究综述[J]
.清史论丛,2021(1):211-238.
被引量:1
2
高航.
“真积力久、诠叙有方”——读付海晏教授《北京白云观与近代中国社会》[J]
.近代史学刊,2020(1):272-279.
3
刘懿凤.
近代中国佛教教育的实践特色[J]
.佛学研究,2019,0(2):297-310.
4
徐跃.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J]
.社会科学研究,2007(4):151-158.
被引量:27
5
汲喆.
居士佛教与现代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3):41-64.
被引量:7
6
付海晏.
北京白云观与晚清社会[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1):72-82.
被引量:4
7
付海晏.
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J]
.近代史研究,2010(2):93-108.
被引量:10
8
贺金林.
清末日僧来华与中日交涉[J]
.历史档案,2010(2):50-54.
被引量:2
9
甘锋.
民国时期宁德县“公产”“形态”管窥[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9-41.
被引量:1
10
李尚全.
现代化视阈下的张謇佛教观[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27(4):93-97.
被引量:2
1
王岩,樊卫华,顾旭波,张永举.
一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电梯健康度检测模型[J]
.中国电梯,2018,29(19):37-39.
被引量:2
2
明杰.
从“中华佛教联合会”到“中国佛教会”——试析太虚大师建立全国性佛教组织的努力[J]
.佛学研究,2017,0(2):25-39.
被引量:1
3
王竹,张敏.
论侵害特定纪念物品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从“人格象征意义说”到“身份象征意义说”[J]
.现代法治研究,2018(3):110-120.
被引量:5
4
者荣娜.
傣族土司制度可持续的非制度因素分析[J]
.民间法,2016,18(2):280-289.
佛学研究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