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礼法之争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观念与信仰的不同,在清朝末年修订新律过程中,礼教派与法理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一场中西法文化之争,核心是如何处理好移植西方法文化和中国国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作者
杨林生
机构地区
镇江船艇学院政治教研室
出处
《理论月刊》
2002年第10期25-26,共2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清末
礼教派
法理派
争论
分类号
D90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0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2.
共引文献
9
1
李玉杰.
论社会道德心理及其形成与发展[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3):48-51.
被引量:2
2
谢成宇.
论高校哲学课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J]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4):113-117.
3
李洁,许永安.
论体制改革与贪污受贿罪犯罪主体的重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4):385-392.
被引量:3
4
刘猷桓.
自然辩证法传统与科学哲学发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1):19-21.
被引量:1
5
宋一,宋红义.
和谐语境下家庭教育的五维审视[J]
.济宁学院学报,2008,29(4):89-92.
6
黄继锋.
人是历史主体吗[J]
.教学与研究,2003(10):37-42.
7
侯杰辉.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政治与全球政治概念辨析[J]
.教学与研究,2003(10):55-59.
8
黄明伟.
把“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J]
.探索,2004(2):106-109.
被引量:6
9
刘林元.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前提、特点和主要障碍[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4
1
潘鸣.
1906年中央官制改革裁撤机构人员安置问题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z1):80-87.
被引量:3
2
王瑞,郭大松.
清末礼法之争探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96-100.
被引量:4
3
芮坤改.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J]
.历史研究,1995(4):162-174.
被引量:16
4
罗华庆.
略论清末资政院议员[J]
.历史研究,1992(6):93-107.
被引量:6
5
田筱丹.
清末新政研究述评[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S2):146-147.
被引量:1
6
李明山.
20世纪初中国版权问题论争[J]
.近代史研究,1999(1):304-319.
被引量:8
7
张礼恒,王希莲.
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里程碑──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J]
.江苏社会科学,1999(3):111-115.
被引量:8
8
陈向阳.
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98(1):299-317.
被引量:2
9
张华腾.
河间、彰德会操及其影响[J]
.近代史研究,1998(6):77-98.
被引量:14
10
徐建平.
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史实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2):55-5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谈知诚.
清末礼法之争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5):1-2.
2
崔志海.
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J]
.清史研究,2014(3):129-148.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戴鞍钢.
清末新政与科举停废[J]
.历史教学问题,2015(2):17-22.
被引量:2
2
崔志海.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15(3):134-153.
被引量:7
3
赵亮.
近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考察和反思[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19(3):103-108.
4
赵亮.
近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考察与反思[J]
.教学与研究,2015(6):102-109.
被引量:1
5
赵亮.
价值的历史与历史的价值——近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考察和反思[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5):79-85.
6
吴康林.
社会舆论与清末新政——论地方督抚的舆论引导力[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1):67-71.
7
韩秀丽.
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变革和演化[J]
.兰台世界,2016(14):144-147.
8
魏娜娜.
晚清时期“新政”中书吏档案管理人事制度改革[J]
.兰台世界,2016(16):117-119.
9
周洁.
现代与传统之间:历史惯性下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3):30-32.
被引量:1
10
王旭.
清末新政改革四论[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3(1):96-101.
被引量:1
1
谈知诚.
清末礼法之争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5):1-2.
2
罗涛,封雯.
清末法理派和礼教派再评价[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8):19-19.
3
任继新,张桂霞.
杨度的国家主义法律思想述论[J]
.船山学刊,2009(1):38-41.
被引量:3
4
刘乾坤.
简析清末“礼法之争”[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8):236-238.
5
钱广福.
浅谈清朝末年刑法的现代化历程[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6):16-17.
6
朱声敏,粟勤生.
对清末变法修律的一些思考[J]
.网络财富,2009(16):142-143.
7
柴荣.
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法律思想价值[J]
.广东社会科学,2007(2):152-157.
被引量:7
8
范仲琪.
浅析清末礼法之争[J]
.凉山大学学报,2003,5(1):47-49.
9
艾永明.
清末修律的“中外通行”原则[J]
.法学研究,1999,21(6):142-148.
被引量:6
10
周峰.
关于清末“无夫奸”是否为罪的论争[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1):200-202.
理论月刊
200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