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条件的理解和审查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章,以三个条文规定了公诉案件和解程序的条件、审查和处理等内容。本文专门对公诉案件和解程序的条件进行探讨,归纳和解程序的条件分为当事人意愿条件和案件范围条件两方面,并就民间纠纷、除外渎职过失犯罪等提出观点,力求通过对和解程序条件的分析,能对司法实践准确适用和解程序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作者
曾春波
王一平
机构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治论坛》
2013年第2期39-44,共6页
Nomocracy Forum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当事人意愿条件
案件范围条件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5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光中,葛琳.
刑事和解初探[J]
.中国法学,2006(5):3-14.
被引量:452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陈玉范,屈广臣.
“私了”问题的法律思考[J]
.当代法学,1995,9(1):24-25.
被引量:13
2
左卫民,朱桐辉.
谁为主体 如何正义——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的论证[J]
.法学,2002(7):11-21.
被引量:40
3
周成泓.
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J]
.甘肃社会科学,2005(3):60-63.
被引量:1
4
.《论语·颜渊》[M].,..
5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9页.
6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M].,..
7
[德]黑格尔 贺辟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9-10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
[英]约翰·亨利·梅利曼 顾培东 译.《大陆法系》[M].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10
[意]贝卡里亚著 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第92页.第357页.
共引文献
451
1
窦云鸽.
检察机关对部分事实不予认定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J]
.天津法学,2021,37(3):73-79.
2
罗贵月.
被害人谅解有效性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基于认罪认罚裁判样本和访谈的实证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6):56-67.
3
王连昭,施兰花.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机制的域外考察与本土化重构[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0(6):90-96.
被引量:3
4
初殿清.
论刑事和解的正义性基础:自由与平等[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115-118.
5
杨晓静.
刑事和解:自愿抑或强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78-83.
被引量:6
6
王利飞.
刑事和解与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完善[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0):40-43.
被引量:1
7
雷群安,王粤.
刑事和解案件中的检察监督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0):32-35.
8
黄基盛,周融冰.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建构之探究——以检察权的运行为视角[J]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3):29-36.
9
李连博,魏佳,潘伟.
和谐视角下修复犯罪人与受害人关系的若干思考[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3):51-54.
10
徐丽艳,孙高鹏.
刑事和解的经济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8):63-6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高铭暄,张杰.
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1):11-16.
被引量:83
2
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M].许章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2.
3
孙春雨.刑诉法修改与公诉案件和解制度的完善[C]//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础.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
4
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
卞建林,封利强.
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以刑事谅解为基础[J]
.政法论坛,2008,26(6):3-21.
被引量:76
6
宋英辉,郭云忠,李哲,罗海敏,何挺,雷小政,向燕,王贞会,冯诏锋.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实证研究[J]
.法学研究,2009,31(3):3-22.
被引量:53
7
萨其荣桂.
刑事和解实践中的行动者——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制度变迁与行动者逻辑[J]
.现代法学,2012,34(2):97-114.
被引量:16
8
向燕.
论刑事和解的适用基准[J]
.法学,2012(12):143-152.
被引量:11
9
蒋鹏飞.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当事人权益保障研究[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4(1):147-159.
被引量:1
10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卢祖新,欧明艳.
审判阶段刑事和解程序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J]
.法律适用,2014(11):96-10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田源,张勇利.
公诉案件中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问题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16,16(3):98-105.
1
黄红华.
建立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刍议[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0(2):46-48.
2
周月萍.
律师问答[J]
.施工企业管理,2015,0(5):112-112.
3
郝鑫.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探究——以兼顾和谐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5):83-85.
4
陈佳,田圣斌,邢景文.
我国公诉案件和解制度的构建[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2):30-34.
5
武强,张富兴,史辉.
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之略考[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3):52-53.
被引量:1
6
李茂年.
信托受托人自我交易的效力研究[J]
.华南金融研究,2003,18(6):44-50.
7
张桂芳.
试论存疑不起诉[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3):64-66.
被引量:1
8
谢满根.
检察机关参加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探讨[J]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81-84.
9
黄洪旺.
哪些人可以做人大代表[J]
.领导文萃,2008(4):21-24.
10
陈晶莹.
论CISG项下国际惯例的效力——兼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的改良[J]
.国际贸易问题,2011(5):157-165.
被引量:7
法治论坛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