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活着》:先锋派的终结仪式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余华在 1985年后一直是处于最前沿的先锋小说家 ,但在《活着》发表后他的先锋性即遭到颠覆 ,他由反传统文化的“逆子”而归顺为颂扬传统的“孝子”。其实 ,走着这样一条道路的不是余华一人而是整个先锋派。所以说 ,《活着》只是一个开端 ,它的发表是先锋派走向回归的庄严的仪式。
作者
方维保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9-41,共3页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活着》
先锋派
余华
小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许三观卖血记〉代后记*叙述中的理想.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同被引文献
68
1
沈文慧.
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J]
.电影评介,2008(1):45-46.
被引量:11
2
丁筑兰.
生活的美和生存的痛:《天上的恋人》的电影文本和小说文本比较[J]
.电影评介,2008(2):34-35.
被引量:5
3
黄传波.
从人性化到政治化——试论张艺谋电影对余华小说《活着》的几处改编[J]
.电影评介,2008(24).
被引量:6
4
王际峰.
人是命运的玩偶——电影《活着》中皮影意象解读[J]
.电影评介,2007(20):40-41.
被引量:5
5
陈兴丽.
从《妇女生活》到《茉莉花开》——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的比较[J]
.电影评介,2006(21):14-16.
被引量:3
6
李一君.
从生命寓言到时代反思——谈《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跳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3):102-103.
被引量:4
7
张法.
何以获得先锋——先锋小说的文化解说[J]
.求是学刊,1998,25(1):67-72.
被引量:5
8
余华,杨绍斌.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
.当代作家评论,1999(1):4-13.
被引量:148
9
余弦.
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J]
.当代作家评论,1996(4):12-15.
被引量:28
10
舒文治.
在边缘活着——从《活着》《边缘》考察先锋小说对生存境态的演述[J]
.小说评论,1996(2):29-3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王亚平.
余华先锋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85-87.
2
徐刚,李道君.
余华先锋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6):58-60.
被引量:1
3
徐刚.
在反抗与皈依之间——试论余华先锋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4):494-498.
4
张祖群.
人生如同一场皮影戏——对《活着》小说和电影文本的双重解读[J]
.电影评介,2014(13):1-6.
被引量:3
5
金仕霞.
余华长篇小说论——以《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7,0(7):21-22.
6
彭正生,方维保.
边地·边缘·边界——王华的文学视域、价值立场及精神限度[J]
.民族文学研究,2019,37(3):101-108.
被引量:2
7
王芳.
寻找父亲——试论余华小说文本世界的意义建构[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21(4):7-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景忠,赫灵华.
祖父——父亲——儿子——余华90年代长篇小说父系人物结构模式探析[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2):103-106.
被引量:3
2
景莹.
无根之痛:余华小说中的继父现象[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64-67.
被引量:4
3
贾琛.
消费文化时代人的异化与回归——余华小说《祖先》分析[J]
.北方文学(中),2014,0(5):14-16.
4
姚佩.
从小说《活着》到影像改编的审美转变[J]
.电影评介,2016(3):64-66.
被引量:3
5
周荣.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传统文化探微[J]
.文学教育(中),2017,0(2):20-21.
6
郭丽.
论余华小说中“父亲”传统意义的“失落”[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0(3):55-56.
7
余芳.
浅论张艺谋电影《活着》平民化倾向中的民俗元素[J]
.戏剧之家,2019(3):96-96.
被引量:1
8
罗大艳.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建构——以仡佬族作家王华为例[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6):34-35.
9
理想,王冬冬,崔卓.
20世纪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活着》赏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2,30(2):53-56.
10
崔涛,何苗.
个人路径的成长与地方路径的突围——论王华的脱贫攻坚书写[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7(6):59-63.
1
胡春丰.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世界[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4):82-83.
被引量:1
2
游路湘.
反传统文化的又一形式——论鲁迅小说的男性书写策略[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22-25.
3
郭建宁.
我们需要坚守怎样的文化立场[J]
.党建,2014(6):28-30.
4
余玫.
“妙悟说”的启示[J]
.社会科学研究,1998(4):132-135.
5
张冬玲.
单翼的天使——现代文学中雄化女性的文化分析[J]
.山东文学,2009,0(3):73-74.
6
倪方.
愤懑与疯狂表象后的反叛与希冀——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与“垮掉派文学”探析[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57-58.
被引量:3
7
胡智龙.
泯灭自我意识的精神悲剧──宋元话本爱情悲剧诸人物的心理透视[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2):65-67.
8
林平乔.
论李亚伟诗歌的传统文化精神[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41-48.
9
梁巧娜.
多元化文学批评中的女性视角[J]
.百色学院学报,2004,18(4):55-60.
10
曹山柯.
独立 多元 整合──20世纪美国文学走向探微[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2):51-57.
被引量: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