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艺术·死亡·欲望:《死于威尼斯》和《魂断威尼斯》的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3

Art, Death and Desire: Inter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Death in Venice and Morte a Venezi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魂断威尼斯》(Morte a Venezia,1971)改编自德国作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小说《死于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1911),讲述了年过半百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Aschenbach)来到威尼斯城休养,却痴狂地迷恋上美少年塔奇奥(Tadzio),而无暇顾及此时横行的霍乱,最终染疾而亡的故事。“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由后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Kristeva)结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而提出来的概念,她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编织、拼贴而成,是一种“马赛克的建构”。[1]简而言之,“互文性”就是指在文本主体性以外的相互关系。而对于电影与文学尤其是“经典改编”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便是“跨媒介互文性”。一部电影在被制作和被阐释的过程中,既可能包含对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映射,也可能包括对过往电影的指涉,还有可能包括对性别、地域、宗教等诸多文化要素的投射。
作者 程润峰 李安斌 Cheng Runfeng;Li Anbin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79,共3页 Movie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文学清教主义传统的文化阐释研究”(编号:14BWW042)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