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于敏,改革先锋、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长期隐姓埋名、驻守大漠,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金怡濂,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还有梁思礼、周尧和、王越以及周南、资中筠……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用毕生诠释了“勤朴忠诚”,使得他们与一所学校和一段苦难紧紧联系在一起。1937—1945年,他们先后就读于天津耀华学校,师从于赵天麟、田崇厚、何作艇、刘迪生、钱伟长、骆公权、王守惠、何学师、张肖虎等名师。为什么这样一所学校在那个年代,能造就如此一批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勇于献身的共和国“脊梁”?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耀华校史资料、求教于耀华师友,力求找到问题的答案。
出处
《天津教育》
2019年第19期37-39,共3页
Tianjin Education
基金
笔者曾参与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大数据实验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的“《走进真实世界的高中》2018年大学生实地调查研究资助项目”,本文在该项目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