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湿热盗汗病因病机与治疗思路浅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盗汗是由饮食失宜、体虚外感、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的病证。其出汗特征为患者寐时汗出,醒后即止。夫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盗汗之名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谓:“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故先贤认为正气劳损,阴阳失衡,导致腠理不固是汗液外泄之内因。在此基础上,盗汗可再细分虚实,或为化生无源,致气血不足、阴阳偏颇的虚证;或为脾虚痰湿内生,复感外湿,肝火旺盛,郁久化热,而致湿热内蕴的实证。明清医家曲解仲景之意,误以为盗汗即虚,大多依从“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之说,一见盗汗便拟滋阴之法。《医学正传·汗证》:“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宜补阴降火。”《医略六书·内因门》曰:“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因而盗汗即阴虚的思想根深蒂固,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医家将《兰室秘藏》中的当归六黄汤奉为治疗盗汗的不二准则。
出处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9期780-782,共3页 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7

共引文献79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