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临床上,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出现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促使肾脏难以对各种激素代谢调节、酸碱平衡调节、代谢废物排泄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效维持,进而出现代谢紊乱、氮质血症等临床症状[1,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随着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最终会进入到尿毒症终末期,也就是终末期肾病[3]。现阶段,临床用来治疗该疾病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肾移植、药物疗法以及透析等,因肾移植和透析疗法存在患者顺应性低、价格昂贵等缺点,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难以被患者广泛接受[4,5]。早期药物疗法能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有效延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6]。
出处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7期3059-3061,共3页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