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北京炸货承载着文化记忆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吴宗祜在《老北京的粥铺与炸货屋子》中写道:同治、光绪以来,北京的早点铺一直分做两个路子:一个是“粥铺”,一个是“炸货屋子”,它们都有各自的一套经营方式。粥铺从一大清早起来就是专门卖粥。粥铺所卖的粥,是以有黏性的粳米熬的,叫做“粳米粥”。粥铺的早点,即以粳米粥泡麻花为主。把刚出锅炸得酥脆的麻花,掰碎在碗里,然后用粘呼呼稀溜溜的热粥盛上一浇,就着麻花扑鼻的香味,特别引人食欲。粥铺卖粥之外,炸货、烙货都有。炸货以麻花为大宗,也有“焦圈”、“薄脆”和“糖饼”等,但那时不炸油饼。(“油饼”最早是专供做工的上工前用以代替早饭的方便食物,为的是它用油一炸,又咸又香,吃起来可口,连饭带菜都有了,所以油饼大多是一斤一个,炸油饼是另外一种行业。)烙货是马蹄烧饼,又叫做“瘪皮”;也有芝麻酱烧饼,吊炉烧饼等,花样种类不多。
出处 《餐饮世界》 2019年第7期48-52,共5页 World Cuisin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