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情与重塑——古代文学教学法的革新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 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国古代文学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文学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是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更新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研究者, 应当弘扬古代文学的精神传统, 传承并且创新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走向新的历史性辉煌,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学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贡献中国文学应有的智慧.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担当,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尤其是承担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主动参与到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古代文化这项伟大事业中来. 中国古代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体系, 古代经典的诗词文赋创作在距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 与今天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存在一定的隔膜.因此在课程中不仅需要借助吟诵、感悟和体验的方式,更需要践行"知人论世"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移情"和"共情"等方式,将学生真正代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通过改编、续写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故事,"重塑" 经典文学作品的新生命.
作者 席艺璇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6期86-87,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12):58-63. 被引量:57
  •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 3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 4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 5严羽.沧浪诗话[G]∥丁福保.历代诗话(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685.
  • 6董楚平.楚辞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 7齐方忠,历彦军,田秀清.古代文学课堂与欣赏[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
  • 8刘毓庆.??中华民族的命脉与根基(N)光明日报. 2015 (016)
  • 9陈来.??朱子学的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 2015 (015)
  • 10赵敏俐.??“诗教”的发生(N)光明日报. 2015 (007)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