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支格阿鲁形象的符号学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支格阿鲁的故事流传经历了口头传播、印刷术的传播以及电子媒介传播等的发展,主要是在云贵川彝族居民多的地区传播,口头传播时代主要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最为流行,印刷术的传播使支格阿鲁文化正式进入历史文献的记载,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云贵川等地的印刷版本也存在差异,在电子媒介传播阶段,支格阿鲁文化走出地方面向大众,支格阿鲁的电影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因为支格阿鲁故事中作为共性的部分,比如支格阿鲁中的神圣降生和龙的奇缘,他射日月及治巨蟒等活动,这些故事中反映出了彝族先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意义,这些符号象征着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内涵和民族信仰,将符号学用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的研究,不仅能够凸显出文化的表面意思,还能够从深层次揭示背后的文化意义。
作者 马春花 吕照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大学
出处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第12期77-77,80,共2页 Satellite TV & IP Multimedi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8

  • 1李延良.彝族哲学著作《宇宙人文论》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6(4):11-16. 被引量:8
  • 2阿洛兴德整理翻译.支嘎阿鲁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 3陈长友.彝族源流[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 4格尔给坡搜集整理.支格阿鲁[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
  • 5楚雄州民委.阿鲁举热[Z].楚雄民间文学资料(内部资料),1979.
  • 6张文敏.唯美四川螺髻山[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 7螺髻山景区管理局.螺髻山景区导游解说词[Z].(内部资料)2006.
  • 8陈长友.西南彝志第十二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