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代与明代前期的主流文坛对于“台阁”与“山林”的价值判断存在明显差异,元代文坛大都是“台阁”与“山林”兼顾,呈现出二者共存的文学观念形态。而在入明之后,文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朝廷官员行列,身份的改变遂使得山林文学逐渐被轻视,而台阁文学却呈现出一种雄丽盛大的气象。这种以“鸣盛”为主的观念,与永乐之后台阁体的倡导教化、追求平和的主旨明显不同。关于这两点,以前的文学史研究或语焉不详,或存在种种误解。有鉴于此,本文对元明之际的“台阁”与“山林”文坛地位的升降浮沉及文学思潮的演变作比较深细的论证,并揭示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4ZDB07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