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后朦胧诗” 被引量:3

A Study on the Post-Misty Poet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后朦胧派”逐渐尘埃落定,形成两个主要的分支。其中的一支追求“纯诗”,放眼世界,胸怀传统,他们理想的诗歌写作纯粹、优雅,同时又富有实验风格,也被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诗人”;而另一支的主要构成是南京的“他们”、成都的“非非”,通常被称为“生活诗人”或“口语诗人”,主要关注日常,兴趣也不在于表现时代和社会,而是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拓展表达的疆域,以更丰富也更放肆的辞令来展现语言的批判性。与风格上的差异相比,这两大分支之间的基本共识表现得更为明显:都将创作视为是与语言发生本体追问关系。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合流为一股诗潮,取而代之的是“扩张”或“缩削”的诗学分类,并向着“敞开领域”继续冒险前行。
作者 张枣 亚思明 Zhang Zao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4-175,共12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汉语译诗与译者写诗研究”(项目编号19BZW13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34

同被引文献27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