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年轻群体的符号消费心理研究——以“优衣库联名款遭疯抢”事件为例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消费产品的意义,此即符号消费的题中之义。在"优衣库联名款遭疯抢"事件中,目标消费群体即年轻群体想要通过购买此款T恤从而获得它所被赋予的个性符号,借以彰显自己的潮流个性。但是,T恤的所谓个性符号,实则是商家进行批量生产的范例,年轻消费者并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个性,反而容易在追赶潮流的过程中与同样渴望通过商品彰显个性的他人发生个性上的雷同。在社会转型期中,年轻群体普遍存在身份认同危机,欲借符号消费缓解焦虑。商家聘请明星代言的举动以及其他明星此前的自发代言行为,使得该系列T恤实现符号上的增值,即被赋予"购买此款T恤即可获得与明星红人等同的社会地位"的意义,驱使年轻群体产生消费行为。本文试图从这起疯抢事件中,探讨符号消费之于年轻群体的吸引力,理清个中的消费动机,从而为警惕符号消费对年轻群体造成的消极影响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 郭嘉菲
机构地区 韶关学院文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19年第9期100-101,共2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3):61-72. 被引量:105
  • 2陈明强.个性消费 悄然兴起[J].现代交际,1999(4):46-47. 被引量:1
  • 3伍世文,吴昊.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困境[J].现代哲学,2000(4):27-31. 被引量:4
  • 4迈克·费瑟斯通 刘东 黄平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46页,第20页脚注,第94,21页.
  • 5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9页,第154页
  • 6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王恩冕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版.
  • 7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马姗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4页.
  • 8Jack Solomo, The Signs of Our Times: The Secret Meaning of Everyday Life, Harper & Row, 1990, From Arthur A. Berger, Ads, Fads, and Consumer Culture, p. 44,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 2004)
  • 9鲍德里亚(原译为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22页及该章“注15”.
  • 10鲍德里亚.《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吴琼,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53—98、55、80页.第56、54页.

共引文献60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