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权力模式下《远山淡影》中异质空间的追求和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远山淡影》作为石黑一雄的首部作品,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在规约社会中的疯癫者景子追求和构建异质空间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因为权力的制约和控制并不顺利,而景子最终也在追寻中自我毁灭。小说采用福柯的疯癫、异质空间理论,对主人公以及其所处的空间进行探讨,并结合故事的背景对作品进行细读和分析,探讨了主人公的命运,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作者
侯小雨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24-25,28,共3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疯癫
权力
异质空间
石黑一雄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M.福柯,王喆法.
另类空间[J]
.世界哲学,2006(6):52-57.
被引量:484
2
纪秀明.
论当代西方生态文学中的异质空间[J]
.当代外国文学,2012,33(1):50-56.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龙迪勇.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0):61-72.
被引量:145
2
周和军.
空间与权力——福柯空间观解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4):58-60.
被引量:36
3
刘北城.《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5
Siebers, Tobin, ed. Heterotopia. Postmodern Utopia and the Politic. Ann Arbor. U of Michigan P, 1994.
6
Sisk, David W. Transformations of Language in Modern Dystopias.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1997.
7
发德华·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8
谢纳.《空闻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问转向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O年.
9
米歇尔·福柯 刘北成 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200页.
10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10页.
共引文献
512
1
魏钦恭.
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从多元异质到协同共生[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77-87.
被引量:15
2
谭文旗.
曼纽尔·卡斯特的流动空间及其审美意蕴[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1):321-330.
被引量:11
3
杨彬,艾乐.
从对立到融合——论农民工小说城乡叙事的流变[J]
.昭通学院学报,2022,44(3):37-42.
4
吴东京,范欣瑗.
《远大前程》中郝薇香小姐的服饰“异托邦”[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310-319.
5
樊晓君,王鑫.
当代谜题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J]
.艺术学界,2023(2):75-88.
6
姜山,孙慰川.
21世纪中、日、韩城市底层电影空间叙事比较[J]
.艺术学界,2022(2):96-123.
7
魏兵,潘倩文.
在场叙述·迷宫结构·边缘景观:中国悬疑涉案题材网络剧犯罪空间的后现代叙事特征[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3):88-96.
被引量:4
8
朱研.
记忆如何可能:《记忆记忆》中的时空叙事[J]
.现代传记研究,2023(1):29-41.
9
周涧湫.
自我指涉与作家之死:从自传视域看《苦妓回忆录》[J]
.现代传记研究,2021(2):209-221.
10
刘绪元.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的乌托邦和异托邦解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6):10-13.
1
魏亚丽.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对堂吉诃德形象的解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0(11):99-102.
被引量:2
2
孟晓飞.
人际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解读《上海孤儿》[J]
.校园英语,2019,0(46):253-253.
3
吕虹.
发现“成长”的魅力——六上《夏天里的成长》文本解读与教学活动设计[J]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9,0(11):46-47.
4
杨凡.
多维理论观照下的哈姆雷特的复仇延宕[J]
.文学教育,2019,0(33):28-29.
5
来颖燕.
文学与拼贴画[J]
.上海文化,2019,0(11):4-12.
被引量:1
6
刘晔,周静.
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个体创伤的图式解读[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103-106.
7
李虻.
皮埃松卡《塔兰泰拉舞曲》赏析[J]
.琴童,2019,0(10):44-45.
8
刘飞.
小说《长日留痕》中的英国等级文化解读[J]
.现代交际,2019,0(20):123-124.
9
郑銮娟.
基于空间理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潮州市为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1):75-77.
被引量:1
10
周雨.
探究《浮世画家》和《长日留痕》中的记忆机制[J]
.海外英语,2019,0(17):194-195.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