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文性”作为一个文学批评术语,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涉及两个文本之间的引述关系。通过考察互文阐释视野下的张翎小说创作,对张翎不同小说文本做互文性解读和研究,会发现中国故事与外国故事的“缀连”方式、原乡书写、意象与意境、语言风格、叙事母题、对相近和相似情节的改写等,都是张翎小说互文性的重要特征。藉由对《阵痛》与《胭脂》的互文性阐释,可以考察张翎小说叙事探索的新变和同题异构的可能性。
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19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Chinese Journal of Literary Criticis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海外华文作家的中国叙事研究”(17BZW17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