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部讲述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短暂生平的传记片,与两年前上映的同题材影片《萧红》相比,《黄金时代》展示出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奠定的,为了建构一个尽可能客观、真实的萧红形象,编剧李樯并未简单地根据现存相关作品进行改编,而是五年磨一剑,以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为框架,同时整合其短篇小说、散文、回忆录、日记、书信,如:二萧在欧罗巴旅馆贫穷并快乐着的生活便出自散文集《商市街》,与胞弟张秀珂相遇是散文《初冬》中的情节,生育后的惶恐来自短篇小说《弃儿》;此外,还大量参考了《在西安》《萧红小传》《风雨中忆萧红》《为了爱的缘故》《追忆萧红》等其他人笔下的相关材料,力求做到“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3-186,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