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只火笼煨乡情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火笼,是一种取暖的器具,古人又称之为“薰笼”“穹笼”。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沈约曾经写过一首《咏竹火笼》,诗曰:“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氟。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在我的老家,火笼也被人们称为“火桶”,一般是老人冬天最常用的御寒物品。火笼的外形就像一个缩小了的圆柱形的花篮,通体用光滑的竹蔑编织而成。浑圆的身子里面是陶土烧制的土黄色的钵子,那叫火钵.用来盛木炭、柴火灰等取暖的材料。
作者 张文锋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乡镇论坛》 2019年第33期42-43,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