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种植密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广优1186为试验材料,研究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设计33.67、44.44、59.52、76.92万株/hm^2 4个移栽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4个处理中,头季稻、再生稻产量都以44.44万株/hm^2基本苗的处理最高,分别为11856.5、3615.0kg/hm^2。
作者
张绍茹
周外
李芳
玉坎丙
岩说
李振仙
玉尖章
机构地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12期35-36,共2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再生稻
产量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0
1
吴光武,韩秀榕,陈锡本,洪维群,游良德.
尤溪县再生稻种植气候区划[J]
.气象科技,2004,32(z1):80-82.
被引量:4
2
张海峰,黄育民,林文,李义珍,蔡亚港.
再生稻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J]
.福建稻麦科技,1991,0(4):41-45.
被引量:6
3
张桂莲,屠乃美,袁菊红,刘鹏,张顺堂.
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3):229-232.
被引量:22
4
任天举,张晓春,王培华,李经勇.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382-386.
被引量:27
5
何金旺,覃瑞设.
三江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探讨[J]
.耕作与栽培,2006,26(6):44-45.
被引量:6
6
任天举,李经勇.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对再生稻的影响[J]
.再生稻,1997(2):17-21.
被引量:10
7
易镇邪,周文新,秦鹏,屠乃美.
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差异研究[J]
.作物学报,2009,35(1):140-148.
被引量:27
8
谭芳,崔远来,王建漳.
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以漳河灌区为例[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2):70-73.
被引量:22
9
郑荣和,李小萍,张上守,卓传营,姜照伟.
再生稻茎生腋芽的生育特性观察[J]
.福建农业学报,2009,24(2):91-95.
被引量:9
10
李木英,石庆华,曾梅花,潘晓华,谭雪明.
杂交稻主季库源性状对再生稻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175-18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郑静,佟玲,赵金淼,吴宣毅,李鹏.
基于田间调查数据分析漳河灌区水稻灌溉水生产力分布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气象,2022,43(8):612-621.
被引量:4
2
何金旺,陈爱秋,梁成山.
稻鱼共作头季稻栽植密度及留桩高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23,36(6):41-48.
3
吴单日,何金旺,陈爱秋,杨澜.
三江县纯稻作(稻鱼共作)模式中稻再生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J]
.农业科学,2022,12(5):383-397.
被引量:1
4
何金旺,潘意,陈爱秋.
三江县稻渔综合种养绿色高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J]
.农业科学,2023,13(1):34-4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周姣艳,马创业.
不同渗漏强度下两种水稻节水灌溉控制指标对比研究[J]
.南方农机,2023,54(15):59-62.
2
包永芳,范云飞,吴昕蕾,王素芬.
中国主要作物水生产力时空格局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28(12):1-14.
被引量:2
3
李秋利,谢东涛.
小麦田间调查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106-108.
4
何金旺,陈爱秋,梁成山.
稻鱼共作头季稻栽植密度及留桩高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23,36(6):41-48.
5
王永怪.
西南地区灌区节水工程的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24,30(4):116-120.
1
刘垚,徐志丹,赵洪.
不同移栽密度对庆油3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9,39(3):30-32.
被引量:1
2
李先平.
永兴县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
.中国农技推广,2019,0(9):37-39.
被引量:3
3
张清明,马裕群,赵卫敏,冷璐,莫庆忠,岳永贵.
苦荞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19,39(4):11-14.
被引量:5
4
齐清,刘晓伟,佟守正,张冬杰,张洺也,安雨,王雪宏.
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生态特征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2019,30(11):3707-3715.
被引量:3
5
李梦崖.
不同施肥模式对超稀植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
.新农民,2019,0(27):40-41.
6
张治存.
亳州独活引种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21):28-31.
被引量:2
7
王燕萍,吴祖斌,高金成.
水稻“秧草”绿色高效轮作栽培技术——后茬水稻(机插)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9,0(33):7-7.
现代化农业
201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