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或素体肥胖,或情志失调,或感受湿热疫毒,或久病体虚,或食积、气滞、疫气等,致肝失条达,木不疏土,脾失健运,精血不生,湿痰内生,甚则肾失气化,浊邪不泄,使湿痰浊邪蓄积于肝,形成本病。而纵观本病,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贯穿始终,故治疗上应以健脾调肝,利湿化痰为主。在临床上从"调肝健脾,利湿化痰"理论出发治疗脂肪肝,疗效颇佳。
出处
《福建中医药》
2019年第6期48-49,共2页
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