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语境下家国情怀的多重理解——以“士阶层的崛起”为例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家国情怀素养因其具有的价值目标,成为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视为爱国主义教育,或落入空洞说教的窠臼,或忽视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述"百家争鸣"一课时,作为背景知识的"士阶层崛起"经常被一带而过,诸子的思想则被简单罗列或总结,这样的课堂因缺少对人的关照而失去情感与温度,因缺少追问和思考而理性不足。
作者 冯怡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年第23期27-30,共4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金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2017JK12-L028)“基于历史语境理论建构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徐勇,黄朴民.试论春秋军事制度的基本特点[J].天津社会科学,1992(4):65-69. 被引量:1
  • 2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3):75-82. 被引量:39
  • 3黄朴民.春秋时期列国军权下移现象考析[J].求是学刊,1996,23(1):105-109. 被引量:2
  • 4曲德来.“忠”观念先秦演变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5(3):109-115. 被引量:15
  • 5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7页。
  • 6章太炎.章太炎选集·论诸子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 7叶瑛.文史通义校注·文史通义·原道中[M].北京:中华书局,1994.
  • 8金耀基.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角色--1971年4月16日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第129次月会讲词[R].祝勇.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一部关乎命运的争鸣录[C].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 9[美]爱德华·W·萨义德.弹德兴,译.陆建德,校..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 10赵刚.《早期全球化背景下盛清多民族帝国的大-统话语重构》,载杨念群主编.《新史学》第5 卷《清史研究的新境》,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14-16 页.

共引文献93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