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说《1984》,是经典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乔治·奥威尔的文字带有荒诞性,夸饰地建构了"电幕",这是统治阶级用于统治的工具。在电幕中,统治阶级构建仿真的超现实,实现对主体的客体化过程,实际上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替代。本文以福柯的"转向自身"生存美学为基础,论说如何在客体增殖的消费社会中获得生存。本文指出,《1984》的世界并不仅仅是虚构的反乌托邦,事实上现实已经步入了"超现实"的社会。在超现实社会中转向自身,寻求自身"美"的生活,才是实现自我审美的途径。
出处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1期122-123,119,共3页
基金
2019年苏州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异质空间下的自我诉求与身份建构——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的后现代解读与伦理思辨”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