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一级分枝数与产量对应关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307个玉米样本的雄穗一级分枝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分析一级分枝数与产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受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玉米雄穗一级分枝数与产量呈负相关性。
作者
张天然
罗书琪
机构地区
新疆润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科研部
新疆农业大学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第6期14-16,共3页
Xinjiang Farm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光合产物
一级分枝数
产量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岳玉兰,朱敏,于雷,刘春光.
玉米雄穗对产量影响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10,18(4):150-152.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赵明生,杨玉文,王玉平.
微肥激素对玉米雄穗发育的影响及其在制种上的应用[J]
.种子科技,2005,23(1):35-35.
被引量:2
2
霍仕平.
玉米雄穗的遗传和相关性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6):515-519.
被引量:24
3
徐翠莲,黄晓书,王彩霞,汤继华,卢超.
玉米花粉的采集、干燥和贮藏的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1996,25(8):8-10.
被引量:19
4
肖伯祥,郭新宇,王丹虹,郑文刚,王纪华.
玉米雄穗几何造型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4):162-164.
被引量:8
5
周伯瑜,黄美槐.玉米去雄的科学[J]成人教育,1996(07).
6
刘树民.玉米去雄可增产[J]新疆农业科技,1995(02).
7
王桂跃,卜卫良.
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研究[J]
.科技通报,1998,14(2):143-146.
被引量:7
8
董炳友,张树光,宋义军,娄战胜.
玉米雄穗性状的产量效应及遗传表达[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12(1):1-6.
被引量:13
9
王桂跃,吕仲贤,陈建明,卜卫良,包焕正.
玉米螟在不同类型玉米上的为害及其去雄与防治效果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2):92-94.
被引量:10
10
谢忠玉.
玉米自交系花粉量及花丝生活力初步观察[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1(4):27-3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9
1
宋世宗,李继平,李文举,李芳,蒋付伟,刘爱青.
玉米授粉后去雄与去叶对穗部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5):33-35.
被引量:13
2
冀华,李宏,张树伟.
玉米雌雄穗发育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754-755.
被引量:17
3
孙振,莫乔程,程备久,谢传晓,林凤.
玉米雄穗分枝数性状遗传、杂种优势与亲子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2012(2):31-35.
被引量:19
4
史振声,贾森.
紫玉米不同组配方式的花青素含量及产量比较[J]
.种子,2012,31(7):13-17.
被引量:7
5
李彦伟,董永彬,马智艳,邓飞,乔大河,徐鹤,李玉玲.
外引杂交种对R2228、R5518自交系植株性状改良潜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5):68-74.
6
江杰,刘盼盼,周毅,王荣海,程昕昕,刘正.
玉米自交系花粉氮、磷养分含量差异[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5):54-55.
7
丁帅涛,罗红兵,程晓梅,邱博,刘伟华.
光温敏无雄穗系玉米I17雄穗分化发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15,23(3):21-27.
被引量:2
8
王磊,杜雄,崔彦宏,党红凯,李科江,贺振营,于秀艳.
冗余器官去除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5,30(4):132-138.
被引量:14
9
刘伟华,罗红兵,邱博.
玉米雄穗发育及其分枝数的QTL定位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5,29(6):667-671.
被引量:7
10
贾波,谢庆春,蒋学祥,沈业松,刘畅.
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24-2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9
1
陈伟程,季良越,刘宗华,陈绍江,罗福和,胡彦民,季洪强.
玉米不同自交世代产生的姊妹系组配改良单交种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5):27-32.
被引量:8
2
沈强云,许志斌,王永宏,王兆川.
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2):22-25.
被引量:28
3
王晓明,谢振文,曾慕衡,乐素菊.
超甜玉米果穗形态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931-1936.
被引量:24
4
丁照华,孟昭东,张发军,汪黎明,孙琪,张庆伟.
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玉米科学,2006,14(3):46-48.
被引量:72
5
孙海艳,蔡一林,王国强,王久光,樊晋华.
10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4):61-63.
被引量:20
6
王振华,张前进,张新.
含有玉米远缘种质的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169-172.
被引量:8
7
李玉军,刘婷婷,张泽志.
糯玉米起源、研究及发展概况[J]
.耕作与栽培,2010,30(3):52-53.
被引量:23
8
卞云龙,顾啸,孙东雷,王益军,印志同,王艳秋,邓德祥.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J]
.作物学报,2013,39(2):249-257.
被引量:11
9
陈坚剑,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糯玉米籽粒体积双列杂交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234-238.
被引量:7
10
欧杨虹,吴雯雯,邵元健,吴永升.
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2):180-18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陈坚剑,李向楠,吕桂华,吴振兴,郭国锦.
糯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21,33(1):1-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刘兴辉,韩智慧,李剑明,姜龙.
自选糯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粮食问题研究,2022(4):38-41.
被引量:1
2
陈彩锦,张尚沛,曾燕霞,师尚礼,尚继红,吴娟,沙晓弟.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父本材料一般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J]
.种子,2022,41(8):80-84.
被引量:2
3
周秋琴,董亚琳,周小辉,代秀云,路运才,王薪淇.
5份糯玉米改良系呈味氨基酸的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2023,31(1):16-21.
被引量:1
1
吉光鹏,宋伟.
诺普丰酸性磷钾肥在棉花上的滴施效果报告[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11):128-131.
被引量:1
2
白丽,柏军华,肖青,柳钦火,张泽,吕新,孟令华.
玉米抽穗期雄穗对冠层反射率辐射传输特征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0):162-170.
被引量:3
3
王学芳,田建华,董育红,关周博,张忠鑫.
紧凑型油菜产量潜力、高产结构及机制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9,31(11):1-5.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