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古井文物活化保护与适度利用研究——基于长沙古城核心区古井建筑现状分析探讨 被引量:4

Revitalization and Suitable Utilization of Ancient Wel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n Ancient City Zone of Changsh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分析长沙古城核心区明清时期古井的实地调勘资料,得知长沙古井的常用命名方式及空间形态特征;以归纳量化的统计方法,解读古井保存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有关小体量建筑的活化保护与适度利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体系及思路原则。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ommon naming codes and space morphology features of the ancient wells in Changsha by analyzing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the ancient well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n ancient city zone of Changsha, then we quantify and induce the current preservation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wells, so as to give a proven methodology for further revitalization of small-sized architectures.
作者 檀丹丹 张震 范振刚 Tan Dandan;Zhang Zhen;Fan Zhen’gang
出处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期98-101,共4页 Huazhong Architecture
关键词 古井 命名方式 空间形态 活化保护 适度利用 Ancient well Naming code Space morphology Revitalization Suitable utilization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5

  • 1赵伯陶.市井文化刍议[J].学习与探索,1993(5):108-113. 被引量:9
  • 2王文卿,陈烨.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文背景区划探讨[J].建筑学报,1994(7):42-47. 被引量:34
  • 3常青,沈黎,张鹏,吕峰.杭州来氏聚落再生设计[J].时代建筑,2006,49(2):106-109. 被引量:16
  • 4袁行儒.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06):48.
  •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乐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乐平文史资料》第13辑.1994:181-183.
  • 6袁行儒.中国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0)6:48、62.
  • 7朱光亚.中国古代建筑区划与谱系研究初探[C]//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5-9.
  • 8朱光亚.中国古代木结构谱系再研究[C]//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2007:385.390.
  • 9常青.从风土观看地方传统在城乡改造中的延承--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纲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同济城乡建筑遗产学科领域研究与教育探索.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102-110.
  • 10沈黎.香山帮匠作系统研究[M]//常青主编.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系列丛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共引文献120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