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紫砂壶“吴经提梁”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宜兴紫砂壶享誉中外,从北宋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代言,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和精神情感的体现,散发着深入人心的气质。紫砂壶“吴经提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以经典为范本,以形神兼备的造型表现出鲜明的人文定位和美好的人文意蕴,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融于其中,给人以丰富的文化熏陶。
作者
郑求标
机构地区
宜兴
出处
《江苏陶瓷》
CAS
2019年第6期58-59,12,共2页
Jiangsu Ceramics
关键词
紫砂壶
吴经提梁
传承经典
创新
文化意义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朱金妹.
从《吴经提梁》中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征[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52(8):110-110.
被引量:2
2
徐萍.
《吴经提梁壶》的造型意趣及装饰[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50(4):99-9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宜兴紫砂陶艺》.台湾南天书局.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共引文献
2
1
陈红珍.
论紫砂壶“吴经提梁”的提梁之道和文化内涵[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54(11):171-171.
2
周杉.
壶器蕴禅意,历史见真谛——浅谈紫砂《吴经提梁壶》的艺术品味[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6):155-155.
同被引文献
2
1
肖霞.
浅谈紫砂“泥绘吴经提梁壶”的人文景观[J]
.江苏陶瓷,2017,50(B12):60-60.
被引量:3
2
冯云华.
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浅谈紫砂套组“拙政提梁”的创作[J]
.江苏陶瓷,2020,53(1):29-29.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刘畅.
浅析明代紫砂器特点——以南京市博物馆《吴经提梁壶》为例[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2):78-78.
被引量:1
2
范云松.
论紫砂“伫空出挑壶”的造型艺术和融合创新[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54(9):55-5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志鑫.
浅谈紫砂壶“山水吴经”的创意设计[J]
.江苏陶瓷,2023,56(1):46-46.
被引量:1
1
王慧,刘婷.
高校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分析——基于新媒体时代视角[J]
.当代经济,2017,34(22):132-133.
被引量:3
2
黄祖辉.
浙江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探索与推进[J]
.浙江经济,2017(21):24-25.
被引量:14
3
殷陆君.
继承传统扎深根 守正创新向未来[J]
.传媒,2019(24):1-1.
4
梁岩,范百功.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讨[J]
.明日风尚,2019,0(21):29-29.
被引量:1
5
周菲,左红卫.
绳结艺术研究回顾及展望[J]
.美术文献,2019,0(9):39-40.
被引量:1
6
夏海燕.
年年有余——软陶制作教学案例[J]
.中国中小学美术,2019,0(11):50-53.
7
周琪.
饭圈2.0:爱的变现[J]
.中欧商业评论,2019,0(12):48-55.
8
储敏.
时来运转,吉祥如意——论紫砂壶“时来运转”的创意构思[J]
.江苏陶瓷,2019,52(6):26-26.
9
张定强,朱鸽.
谈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四个需要”[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12):84-90.
被引量:1
10
高倩琳,赵仁龙,尹钊.
一面汉代吉祥镜[J]
.收藏与投资,2019,0(8):106-109.
江苏陶瓷
201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