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儒墨优势互补与中华新文化建设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墨家思想,服务于中华新文化建设,就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和辨析儒墨思想精华和糟粕的唯一科学标准尺度,并在分清儒家和墨家思想精华和糟粕的基础上,实现儒墨两家的优势互补。研究儒墨两家的思想体系可知,儒家的社会公正思想和道德思想比较丰富系统,但没有论及社会的平等问题,很少论及法治问题;墨家公正思想和道德思想不如儒家系统、深刻、全面,但对平等问题有较多论述,而且先于法家独立地提出了法治思想,两家恰好形成学术上的优势互补。站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儒家的公正和道德思想与墨家的平等和法治思想,都应是我们建设中华新文化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和重要的文化资源。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4-53,共10页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2

  • 1万方.重读上帝[J].书屋,2001(12):4-13. 被引量:2
  • 2曾繁仁.千年“绝学”的伟大“复兴”──墨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J].文史哲,1999(6):8-17. 被引量:16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8..
  • 5郭沫若.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 6陈柱.阐墨[J].国学论衡,1935,(6).
  • 7李绍岜.墨学十讲[M].台北:水牛出版社,1990..
  • 8梁启超.墨子学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 9蒋维乔.杨墨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 10.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