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昼夜节律是一种内在的,自主性的周期性振荡,是生物对可预测的环境改变的一种综合性适应,这几乎是所有真核生物和部分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睡眠觉醒、体温波动以及激素水平周期变化等都具有昼夜节律性[1]。昼夜节律由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中央生物钟控制。随着研究进展,截至2018年,人们已经发现10余个核心生物钟基因,比如Bmal1、Clock、Per等,这些核心生物钟基因在细胞内互相作用,形成一系列的转录/翻译的反馈环来调控彼此的表达量,从而使这些基因在恒定的光照-黑暗周期中呈现节律性的表达[2]。最近有新的证据表明,生物钟基因对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生物钟基因对口腔相关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出处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42-42,共1页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