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口腔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龋齿、牙髓炎等,大部分家长也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儿童口腔科常常人满为患[1,2]。由于婴幼儿心智发育不完善,对疼痛的耐受力和医从性较差,理解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远低于成年人,大多数孩子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医师完成治疗,这极大地降低了儿童口腔治疗的效率和质量,给本来就工作任务繁重的医生带来额外的身心压力。临床上为使不同的儿童能够配合口腔治疗,需要采用多种行为管理方法,而实施这些行为管理方法的前提是家长能够接受[1]。欧美学者[2]曾对家长对儿童牙科行为管理方法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查,用来指导临床实践,我国也有相关报道[3]。目前国内儿童口腔科最常用的5种行为管理方法:“告知-示范-操作”、声音控制、被动束缚、笑气吸入镇静和全身麻醉。
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12期1609-1610,共2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