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民共和国是如何塑造的:一种政治有机体的理解

How to Shape "People’s Republic" :Toward a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Organism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重新审视国家理论,是整合中国政治研究和建设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需要。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吸纳中国"共有"传统基因,创造性阐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共和"国家理论,因应改革开放后人民共和在政治、经济领域变化,进行主动塑造的结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人民共和国的核心理念和基础制度。"人民"和"共和"的内容中形成了相对稳定和相对可变的部分。相对稳定的部分构成人民共和国的内核和长期特征,相对可变的部分则为后来的发展准备了变革的空间。人民共和国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不断展现出政治有机体的辩证特征。在稳定性方面,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政治统一性,依托群众路线、统一战线处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关系,建设人民共和的政治和经济。在变化性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建设中注重协调政治权力自身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不断吸纳多种所有制经济、新的社会阶层等新内容,激发经济、社会和政治活力。政治有机体正是理解人民共和国形成、变化过程和生命体样式确立的理论框架。人民共和国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有机体,以统一性、协调性、活力性、生长性为内在系统特征。新时代,要以人民共和的基础性制度为依托,继续发展人民共和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不断建设成熟的社会主义政治有机体。"政治有机体"概念吸收国家理论和政治系统理论优点,是能够对当代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作出更有说服力解释的特色理论。
作者 储建国 CHU Jianguo
出处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第1期5-21,共17页 Journal of United Front Science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研究”(13JZD02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6

  • 1储建国.民情上达的困难与地方人大的功能定位[J].人大研究,2005(6):9-13. 被引量:2
  • 2柏拉图 郭斌和 等.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3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6.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2.
  • 5旧约·诗篇.第115篇.第16节.
  • 6洛克.政府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8-33.
  • 7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5.
  • 8康芒斯.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87—289.
  • 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3.
  • 10董辅初.《非公有制经济之我见》,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8月19日.

共引文献40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