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家庭教育的“隐形留守”现状审思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1]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且潜移默化的,而如今的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涵,虽然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却出现了很多“隐形留守”现象。
作者 李丽媛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3期70-73,共4页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1

  •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6.
  • 2罗斯·埃什尔曼,著,潘允康,译.家庭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69.
  • 3《校信通风波》,《扬子晚报》2010年12月4日.
  • 4[法]米歇尔·福柯 姬旭升译.性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4..
  • 5[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4.
  •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中译者序.
  • 7Peter L. Berger &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enguin Press, 1967.
  • 8Patrick Baert. 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lity Press Limited, 1998: 30.
  • 9M.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10[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136,139,162,161,133,171,137-138,139,139,139,140-141,142,142,146,150—151,302,133,285,142.

共引文献30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