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时期与品质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常,艺术家对创作成果的信心取决于识者的赞许。但事实上,任何一个图像的轮廓,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眼里都会因不同的观看方式而有所不同。藉此,一切与艺术方面有关的事物是否纯属主观?或者说艺术有无客观标准?如果说有,如果说依据此才有可能创作出真实的艺术作品,且远不是前人曾运用的程式所能比拟的,那么,艺术家本身的知觉在多大程度上能使其真正理解并准确反映自然物象的本质?当艺术家置身于直接触发其创作灵感的环境与氛围时,无论是成功再现自然物象的乱真之作,还是感人至深的抽象变形之物,在面对新问题的压力下不揣冒昧地驶入创作生涯的汪洋大海时,又是什么样的直觉使其得以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方向抵达彼岸的?
作者 戚灵岭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83,共10页 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