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物钟可调控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睡眠、警觉、运动、维持体温、激素分泌、免疫调节等[1]。生物钟基因可控制生物节律,使细胞分裂、增殖等活动呈现有序性、协同性和周期性。昼夜节律紊乱是某些癌症的已知风险因素,可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夜班工作或其他夜晚暴露在光线下的工作所引起的生物钟紊乱,与激素依赖的癌症相关[3]。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51-5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
基金
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基金(JCYJ201803021536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