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民初书法生长环境——以沈曾植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代金石学的兴起、新材料的出现及其学术思潮为书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沈曾植将"对立""变化""经典并非绝对化"的哲学观念运用到书法领域,开阔了书法取法范围,拓宽了审美视野。沈曾植以新出土的材料为契机论证碑帖融合的可能性,并将章草作为碑、帖的最佳结合点,打破了传统章草的书写形式和审美趣味,开创了以章草笔意书写大尺寸行草书的先例,形成其拙、妙、险的书法特点。
作者
文津
机构地区
晋中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关键词
沈曾植
波磔
碑帖
行草书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葛兆光.
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1):8-2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梁启超著],沈鹏等.梁启超全集[M]北京出版社,1999.
2
(美)艾尔曼(BenjaminA.Elman)著,赵刚.从理学到朴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5
1
葛恒新.
论《语石》的知识生成与石刻学理论[J]
.汉籍与汉学,2021(1):203-211.
2
徐雁平.
清代文学世家的家族信念与发展内动力[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114-123.
被引量:3
3
于秀萍,童广俊.
武德、侠义精神与传统文化——以河北沧州武术为中心[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04-106.
4
付志宇.
再论财政史学研究的学风、方法及其他[J]
.财政监督,2021(4):69-74.
5
张瑞龙.
政治视角与钱穆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J]
.清史研究,2023(1):13-23.
1
赵苗.
魏碑书法特点和艺术成就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32-33.
被引量:3
2
孙琪.
西安新出土《唐赵义墓志》释略[J]
.西部学刊,2019,0(15):39-44.
3
吴洋.
清朝遗老与“五四运动”[J]
.国学学刊,2019(4):114-119.
4
顾祥森.
略论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艺术[J]
.艺术教育,2019,0(12):125-126.
5
安庞靖.
舍勒与康德在“偏好”问题上的分歧[J]
.宜春学院学报,2020,42(2):25-29.
6
崔树强.
群体的价值和历史的高度——六十年代书家群体创作与学术巡视[J]
.中国书法,2019(24):77-79.
7
舒昕.
魏碑的特点探析[J]
.神州,2019,0(34):17-17.
8
袁利平,张薇.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扶贫及其实现[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41(2):189-196.
被引量:19
9
王为群,吴敏.
北宋以来士大夫的审美追求与审美转向——以宋代的书法审美转向为例[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0,39(1):130-135.
被引量:2
10
中国当代艺坛大师郭廷君书法特点: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工[J]
.中国经贸,2019,0(21):123-126.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