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闻监督节目中的“隐性采访”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和更新,给隐性采访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便利,各地的民生栏目和问政类电视栏目广泛使用这一特殊的采访方式,取得了不错的电视收视效果和社会效益。但是,暗访在一些地方也存在被滥用的倾向。文章结合实践从隐性采访的起源、优势、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
程芸
机构地区
江苏省广电总台新闻中心
出处
《剧影月报》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Drama and Film Journal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新闻
正面效应
法律问题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徐迅.
隐性拍录的“三公”原则及其运用[J]
.电视研究,2001(10):73-75.
被引量:4
2
江宇,郭赫男.
关于隐性采访的几点思考——兼谈《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的是与非[J]
.新闻记者,2002(7):47-4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共引文献
6
1
刘宝珍.
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失度表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61-63.
被引量:2
2
王宝军.
论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20(2):21-23.
被引量:4
3
周俊.
我国隐性采访的操作规范和程序规范[J]
.青年记者,2011(23):49-52.
4
张大鹏.
论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关于隐性采访的法律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3):274-275.
被引量:2
5
李良荣,张健.
2002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3(76):3-12.
被引量:2
6
崔博远.
隐性采访中被采访者的隐私权[J]
.青年记者,2011(1Z):19-2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
1
于海中.
论电视新闻暗访的记者定位[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6):148-149.
被引量:1
2
田连友.
融媒体背景下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的法律探讨[J]
.科技传播,2020,12(1):141-142.
被引量:3
3
马晓静.
滥用隐性采访产生的争议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87-88.
被引量:2
4
牛依飞.
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探究[J]
.传播与版权,2020,0(3):4-5.
被引量:2
5
陈莉红,曹洁.
从机会成本角度看隐性采访存在的必要性[J]
.传播力研究,2020,4(13):92-93.
被引量:1
6
闫斌,杨娜.
智媒时代隐性采访的法律风险防范研究[J]
.社科纵横,2020,35(7):92-98.
被引量:2
7
程悦.
新闻隐性采访的伦理争议再观察[J]
.视听,2017,0(3):123-1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徐琳.
电视隐性采访实践的规范性再探[J]
.视听,2021(7):210-2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何林林.
隐性采访在新闻报道中的争议点与合理性探讨[J]
.新闻文化建设,2021(20):59-60.
1
房少娟.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发展与维护[J]
.中国传媒科技,2017,0(9):107-108.
剧影月报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