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孤独现象分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认为,我们为了连接而牺牲了对话。随着科技浪潮的席卷,机器水平不断更迭,人们对技术开发者的期待远小于技术本身,受众将自己包裹在密闭的信息接收器中,产生了"葡萄胎效应",人们看似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但实际上是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环境当中。看似通过技术和网络频繁互动的亲密关系,是否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社会性孤独呢?
作者 李芮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9年第23期48-48,134,共2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金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网络社交时代‘群体性孤独’现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C201809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5

  • 1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J].青年研究,2005(5):42-49. 被引量:53
  • 2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6):1425-1427. 被引量:87
  • 3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6):910-915. 被引量:26
  • 4Weiss R S. Loneliness :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isolation.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1973 : 1 - 7.
  • 5Russell D, Cutrona C E, Rose J, et al.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 An examination of Weiss' s typology of loneliness . Personality Soc Psycho, 1984, 46(6) : 1315 -1321.
  • 6Loysker J, Aiello J R. Internet addition and its personality correlates. [2010 - 12 - 11 ]. http://www, sbu. edu/About_SBU, aspx? id = 11334.
  • 7周玉黍.社交网站的使用与其社会影响-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互动偏好对青少年社会动机、人格特质及社会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杜骏飞.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第三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7-46.
  • 8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 1998,53(9) : 1017 - 1031.
  • 9Moody E J. l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eliness. Cyberpsych Behav, 2001, 4(3): 393 -401.
  • 10Morahan M J. 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3,19 : 659 -671.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