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寂寞、温情与批判——从“后花园”意象看萧红《呼兰河传》情感蕴藉的复杂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萧红的一生充满苦难,但她的作品并非仅仅体现了悲哀的基调。本文通过《呼兰河传》中突出描述的"后花园"意象,分析萧红创作情感蕴藉的复杂性,即她对故乡人民的批判与同情,以及在荒凉寂寞中对饱含温暖与爱的"精神家园"的永久憧憬和追求。
作者 李静怡
出处 《文教资料》 2020年第3期37-38,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55页,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 2鲁迅.我的节烈观.新青年,1918,.
  • 3茅盾.《呼兰河传》序[A].萧红全集[C].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 4胡风.《<生死场>后记》.《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3页.
  • 5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6..
  • 6萧红.萧红全集[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1044.
  • 7鲁迅:《野草·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 8聂绀弩.《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1期.
  • 9茅盾:《<呼兰河传>序》,《茅盾全集》第23卷,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版,第348、350页.
  • 10萧红:《呼兰河传》,《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8集,上海文艺出版杜1990年版,第445页.

共引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