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期针刺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在肌力恢复时间、运动功能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中风患者的肢体康复。
作者
杜树辉
机构地区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230-230,共1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关键词
分期针刺
中风偏瘫
肌力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赵凌杰,郭郡浩,蔡辉.
针灸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3,28(4):299-302.
被引量:16
2
张泽胜,陈千里,郑谅.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及对氧自由基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6):15-16.
被引量:14
3
郑谅,周莹,李艳慧,庄礼兴.
针刺对中风血过氧化脂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新中医,2001,33(6):42-4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李方,张存生,韩景献,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5,36(9):533-535.
被引量:15
2
石宪,程伟平,于致顺.
头针体针对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和痛阈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89,9(5):21-23.
被引量:15
3
乔晋萍,潘小霞,杨克.
电耳针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1):6-7.
被引量:10
4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5956
5
于金萍,冷贵生,郭述苏,许荣家,杜燕.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微粘度与球结膜微循环之关系[J]
.微循环学杂志,1996,6(1):38-39.
被引量:1
6
何连方,陈开地.
20例中风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5):9-10.
被引量:2
7
孙双历,孙远征,王艳.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血液流变学对比观察[J]
.中国针灸,1997,17(5):271-272.
被引量:19
8
陈邦国.
针刺治疗脑血栓形成的微循环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1997,16(2):13-14.
被引量:14
9
何玉萍,方永奇.
中风病与微量元素及自由基损伤间的关系[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7,14(2):17-17.
被引量:3
10
王海亮,张琳琪.
针刺对中风患者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7,12(3):43-4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7
1
樊远志,周文新.
针刺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2):77-79.
被引量:2
2
胡德志,江澄川,曹小定,乔健,尹士杰.
针刺对脑肿瘤术后患者血清IL-6、NSE水平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8):11-13.
被引量:3
3
周爽,张秋娟,方邦江,孙国杰.
针灸治疗脑出血的机理研究探要[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26-2127.
被引量:8
4
赵耀东,安耀荣,薛永刚.
针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近况[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4):57-59.
被引量:7
5
马倩,赵建国,郑伟,田桂杰,魏国威.
醒脑开窍针刺法促醒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42-143.
被引量:17
6
崔莉,赵鹏.
针灸推拿与美容的关系浅析[J]
.河南中医,2006,26(4):53-54.
被引量:3
7
赵耀东,席时燕,张伟.
针刺治疗脑出血慢性期近况[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4):53-54.
被引量:2
8
程中衡,汉吉健,尹纪军,盛奎升.
电针对大鼠跟腱断裂术后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医正骨,2006,18(10):5-6.
被引量:1
9
王陈妮.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7,20(3):35-37.
被引量:8
10
迟相林,李振光,郭兆荣,周丽,蔄红好,董春玉,毕可萍.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07,32(4):285-288.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61
1
王颖,和瑞欣,潘冉.
肌张力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0(2):234-235.
被引量:3
2
刘保红,李岩.
火针治疗癔症性瘫痪案[J]
.中国针灸,2008,28(S1):37-37.
被引量:2
3
贺普仁.
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0):20-24.
被引量:201
4
林凌.
火针治疗颈椎病28例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1993,9(4):34-34.
被引量:72
5
黄泳,李东江,唐安戊,李求实,夏东斌,解亚宁,龚伟,陈静.
头针对抑郁症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19-122.
被引量:18
6
石现,左芳,田嘉禾.
针刺头穴对中风患者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5,30(3):167-170.
被引量:32
7
石现,左芳.
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影响的观察[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30-132.
被引量:6
8
邵广瑞,陈莹,闫镔,柳澄,王光彬,谭奇纹.
针刺委中穴与足三里穴PET/CT脑功能显像研究[J]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6,26(1):54-56.
被引量:18
9
邵广瑞,马蕾,柳澄,宋磊,张伟.
针刺委中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脑功能成像的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1):969-972.
被引量:28
10
张向宇,高硕,赵建国,蔡莉,庞纪平,陆明霞.
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PET研究[J]
.中国针灸,2007,27(1):26-30.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4
1
杨泽威,廖侃华.
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6):166-167.
被引量:2
2
冉鹏飞,王艳敏,张晨峰,关晓蕾,张志远.
分部分期针刺联合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1):142-146.
被引量:16
3
何昭璇,侯键,王福民,熊静,曾芳.
基于PET-CT技术的针刺治疗中风病试验设计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2):228-231.
被引量:1
4
沈琳博,谢媛,付渊博,温雅丽,杜鑫,王一战,孙静青.
基于通经柔筋法探讨火针治疗中风软瘫的理论思考[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4,46(3):283-28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徐深岳,沈颖洁,雷秀强.
新Bobathr技术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2022,29(24):5-7.
被引量:3
2
吴近仪,吴敏杰,魏鹏,雷秀强,潘宇晓,吴欢乐.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123-2126.
被引量:10
3
黄丽华.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有效评价[J]
.北方药学,2022,19(12):172-174.
4
胡欣欣,丁玥,邓玉华,方蘅英,潘英华.
1例贝赫切特综合征患儿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脑卒中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4):459-463.
被引量:5
5
刘林林,魏冬梅,苏庆文,夏蕾蕾,乾玲.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6):1116-1120.
被引量:6
6
闫玉林,于璐,邵杨.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平衡步态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4):81-85.
被引量:7
7
杨帅,秦丽那,潘维花,宋裕如,孙美杰,许嘉轩,孙玉杰.
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的临床研究[J]
.基层中医药,2023,2(5):41-47.
8
于敏.
Bobath技术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效果研究[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23,13(1):39-43.
9
牛亚丽.
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2023,43(6):885-889.
被引量:3
10
庄茂军.
七十味珍珠丸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J]
.智慧健康,2023,9(18):226-230.
被引量:1
1
蒋鹏军,乔冠莹,胡彦红,张路路,惠永芳,黄菀益,李贞祯.
Brunnstrom分期针刺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6):27-29.
被引量:4
2
赵馨,高洁,张艳丽,杨涛,李辉,刘进中,韩建民.
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用于肛肠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药,2020,42(1):109-112.
被引量:4
3
杨朝斌,杜海科.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氟马西尼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3098-3101.
被引量:11
4
李若愚,陈娟.
保护动机理论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540-542.
被引量:20
5
刘燕丽.
肌张力分期取穴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新中医,2020,52(4):138-141.
被引量: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