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那”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着稻作文明数千年传播而形成的“那”文化,是壮侗语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广西隆安县近年来加大对“那”文化的开发力度,打造出农具节、芒那节等特色节庆品牌。然而在市场经济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那”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需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炼合理内容,进行适度的形式转换,以及强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等方面进行提升。
作者
覃圣云
机构地区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期刊社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20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那文化
稻作文化
生态文明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聂瑞,何裕,黄频英,赵飞.
广西隆安县壮族那文化遗产的内涵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34-236.
被引量:5
2
苏亿福,韦安成,陈佐群,许广恽.
打造“那”文化品牌特色推动广西隆安旅游业大发展[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6,18(2):38-42.
被引量:1
3
吕俊彪,兰天术.
“那”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传承的时代困境[J]
.广西民族研究,2013(4):107-113.
被引量:3
4
翟鹏玉.
“那”文化神话景观与大地伦理的建构[J]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1):93-101.
被引量:7
5
李君亮,陈艳.
“那”文化的传承困境及其作为文化与技术的未来展望——兼评“那”文化的研究现状[J]
.广西社会科学,2017(9):224-22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安志敏.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和东传[J]
.文物,1999(2):63-70.
被引量:23
2
覃乃昌.
“那”文化圈论[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40-47.
被引量:58
3
安志敏.
论稻作的起源和东传[J]
.农业考古,1998(1):241-245.
被引量:5
4
游汝杰.
从语言地理学和历史语言学试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7(3):6-17.
被引量:50
5
梁庭望.
水稻栽培——壮族祖先智慧的结晶[J]
.广西民族研究,1992(1):65-71.
被引量:14
6
李坤荣.
铜鼓之乡说铜鼓[J]
.民族艺术,1992(2):217-219.
被引量:7
7
余萍,李自超,张洪亮,李道远,王美兴,孙俊立,王象坤.
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表型性状和SSR多样性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2004,31(9):934-940.
被引量:26
8
翟鹏玉.
“那”生态文化圈与主体际交往实践[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19(2):57-63.
被引量:1
9
范宏贵.
壮族在东南亚最亲密的兄弟——越南的岱、侬、拉基、布标、山斋族[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119-124.
被引量:16
10
潘其旭.
从地名比较看壮族与泰族由同源走向异流——壮族文化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
.广西民族研究,2001(1):38-50.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3
1
李海,史强.
民族地区环境问题的刑法思想初探——以壮族“那文化”为视阈[J]
.学术论坛,2012,35(1):197-204.
被引量:5
2
李君亮.
论“那”文化的伦理规训及意义[J]
.文山学院学报,2017,30(4):47-50.
3
李君亮,陈艳.
“那”文化的传承困境及其作为文化与技术的未来展望——兼评“那”文化的研究现状[J]
.广西社会科学,2017(9):224-227.
被引量:4
4
李纳璺,周赢.
广西“那文化”主题田园综合体建设思路探索[J]
.文化产业,2020(10):12-14.
被引量:1
5
黄玉华.
“那”文化词汇英译探析[J]
.中国翻译,2020,41(6):138-143.
被引量:4
6
雷晓媛.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以广西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为例[J]
.热带农业工程,2022,46(1):98-100.
被引量:4
7
许子吉.
壮族打榔舞与“那”文化关系研究[J]
.当代音乐,2022(4):152-154.
被引量:2
8
罗秋洪,杨筑慧.
稻作神话的空间叙事与族群互动——以西南民族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22(6):111-119.
9
冯琳浩.
展现壮族扁担舞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记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作品《田埂上的歌》[J]
.戏剧之家,2023(9):121-123.
被引量:1
10
李杰,宾春妹.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那”特征及保护策略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6):90-9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
1
刘芝庭,李金贵.
仪式观视角下的道州龙舟文化传播[J]
.传媒论坛,2020,3(1):1-2.
被引量:3
2
覃乃昌.
“那”文化圈论[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40-47.
被引量:58
3
陈力丹,王晶.
“伪真实”:媒介建构中的仪式景观——基于广西仫佬族依饭节的观察访谈与媒体报道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12):26-29.
被引量:8
4
杨凯.
智能家居系统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
.美术大观,2013(7):113-113.
被引量:4
5
许欣怡,王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重塑与共生[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25(10):50-51.
被引量:10
6
何茂.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2):19-22.
被引量:5
7
黄傲,陈祖福,王炳维.
桂菜形成的基础与发展定位[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2):6-10.
被引量:4
8
林叶新.
利用高校资源推进桂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2):14-17.
被引量:6
9
吕红艳,周月美.
隆安县那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的保护性开发[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2(5):69-73.
被引量:1
10
宋泉.
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媒介的演化——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6):141-14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翁素馨,刘畅,陈曦.
“那”文化形象符号传播的发展研究(一)[J]
.收藏与投资,2022,13(4):128-130.
2
张小姣.
仪式观视角下隆安稻神祭民俗的传播研究[J]
.文化产业,2022(12):91-93.
3
李杰,宾春妹.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那”特征及保护策略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6):90-93.
被引量:1
4
文月娥.
家国情怀视域下广西饮食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策略[J]
.中国食品工业,2023(9):52-5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蓝芳,刘强,张潇心.
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南宁地铁站台装饰中的运用探究[J]
.丝网印刷,2024(9):66-68.
1
李大健.
合理“叫停”,促进学习[J]
.中国学校体育,2020,39(1):62-62.
2
黄梅,黄磷.
日本稻作文化影响下的人情观探析[J]
.人民论坛,2020(5):130-131.
被引量:2
3
陈黎明.
绿城画坛的一匹黑马[J]
.红豆,2019,0(12):120-120.
4
李小霞.
隆安县南圩镇古信村低产板栗园改造措施探究[J]
.南方农业,2019,13(27):45-45.
5
徐寅岚.
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立意特性[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2):96-102.
被引量:8
6
张建东.
浅议铁路物流电子商务贸易形态[J]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19(8):38-38.
7
冯莉娟.
叙事差异与演绎风格的平衡处理——走向现象级影片的开心麻花[J]
.电影文学,2020,0(5):67-69.
8
贾秀梅.
山西传统家训文化简论[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3):29-34.
被引量:1
9
杨阳.
韦本辉:四十年系土创造“粉垄”奇迹[J]
.中国农村科技,2019,0(12):33-37.
传播与版权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