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出版社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互动探讨——以上海“非遗”慕课建设及出版实践为例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数字出版、音像出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内容尤其适用。文章结合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指尖上的非遗慕课"建设的案例,概括项目的运作过程,从内容设计和应用推广两个方面介绍实践探索中获取的经验,并对出版社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作用提出建议和思考。
作者
秦霓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社
传播与保护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230.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罗文伯,汤书昆.
非遗题材图书“纸”“数”融合出版实践探索——以《中国手工纸文库》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6(12):48-51.
被引量:6
2
孙亿文.
当代“非遗”教育传承、保护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1(4):115-116.
被引量:8
3
张昕,黄悦.
从理念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关于“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的思考[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6,19(1):76-78.
被引量:3
4
郁丹彦.
高校图书馆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井冈山大学为例[J]
.中国报业,2018,0(24):39-40.
被引量:2
5
周毓华,邹莹,周紫东.
2001—201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7):18-2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徐沁.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J]
.东南传播,2008(6):71-73.
被引量:44
2
王文章,陈飞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2):81-89.
被引量:110
3
刘锡诚.
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1):1-8.
被引量:42
4
李华成.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之完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85.
被引量:53
5
刘明阁.
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
.江汉论坛,2012(10):119-125.
被引量:78
6
王佑镁.
跨媒体阅读:整合O2O与MOOCs的泛在阅读新趋势[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22-28.
被引量:44
7
宋闽旺.
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及启示[J]
.人民政坛,2015,0(12):41-41.
被引量:3
8
余丁.
数字时代“数”与“纸”的博弈和融合[J]
.科技与出版,2016(2):121-124.
被引量:2
9
范生彪,何荣誉.
关于“非遗”保护三个基本问题的话语分析[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7-12.
被引量:3
10
杨阳.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传播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2):153-157.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15
1
徐晓航,徐丽华,刘瑛.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杭州市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5):103-105.
被引量:4
2
王武琼,金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浙江嵊泗”案例[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2):28-31.
被引量:2
3
崔丽丽.
如何发挥学者在非遗传承人培训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21):9-9.
4
时彬.
非遗与中小学音乐教育[J]
.黄河之声,2016(20):54-54.
被引量:2
5
李欣,武泽容.
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承现状及体系构建——以无锡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6):216-217.
被引量:2
6
吕莹.
论非遗数字出版物著作权的保护策略[J]
.科技与出版,2017(8):66-67.
7
项贇飚,李雅清,杨明娟.
非遗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策划与实施研究——以“中国手工纸文库”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6):261-261.
8
叶洪光,黄琳.
湖北省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的研究[J]
.服饰导刊,2018,7(1):30-34.
被引量:2
9
汤书昆,郑久良.
泛娱乐文化生态视角下非遗IP版权运营策略探究[J]
.中国编辑,2019(5):31-35.
被引量:20
10
冯艺.
责任与情怀:非遗文化进课程的构建思考[J]
.文学教育,2020(33):136-13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
1
迟晓丽,王慧磊.
探析湘西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6):140-141.
被引量:2
2
王春红.
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深入传承研究——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一木三瓯”为例[J]
.科技视界,2016(4):62-64.
被引量:8
3
邓军.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与反思——以自贡彩灯制作技艺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86-99.
被引量:19
4
周国宝,白瑰伟,朱红霞.
皖南民间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12):127-128.
被引量:5
5
杨咏,白浩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品牌IP化的视觉应用体验——以非遗项目蒙医药为例[J]
.大观(论坛),2019(6):145-146.
被引量:3
6
王娅蕊.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当下的推介、宣传与保护——以九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的组织、策划工作为例[J]
.艺术评论,2019(7):110-119.
被引量:4
7
陈思远.
现代传播中的“流量”作用——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推广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19,0(8):117-120.
被引量:2
8
李鹏,陈爽,王爽,张勇.
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传承路径的研究[J]
.西部皮革,2019,41(24):4-4.
被引量:3
9
吴沁柯.
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播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路径——评《“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20,39(3).
被引量:3
10
赛来西·阿不都拉,孟茹,鲁华芳.
非遗茶文化的品牌塑造与年轻化传播——以“梅龙草堂”九曲红梅为例[J]
.非遗传承研究,2020(1):33-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邹芸.
以四川为例的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
.今古文创,2021(9):55-56.
被引量:2
2
陈旺,郭晶.
基于品牌形象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和发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110-1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黄萍凤,张帆.
恭城瑶族特色习俗文化遗产油茶的创新发展[J]
.河北画报,2021(10):181-182.
2
黄秀丽,梁天祺,胡方,林秀巧.
后非遗时代传统工艺类非遗演化趋势与活化振兴路径探究——以忠信花灯为例[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6):34-48.
被引量:1
3
徐晓莉,卢炜.
体验经济时代河源城市文创品牌的设计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3(3):107-110.
被引量:1
4
张泽东.
浅析非遗食品加工技艺的现代化转型与市场推广策略[J]
.现代食品,2024,30(6):124-126.
1
马兆军.
高中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J]
.安徽教育科研,2020,0(1):98-99.
2
王颖.
文化意象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播发展研究[J]
.国际公关,2019(10):279-280.
被引量:1
3
杨谨瑜.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保护与传播[J]
.文教资料,2020(3):88-89.
4
朱祝林.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微互动”探讨[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20,0(2):56-56.
5
郑灿伟.
“单克隆抗体”问题启发式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2020(2):49-50.
6
中国评剧院[J]
.剧本,2020,0(1).
7
本刊编辑部.
严正声明[J]
.职大学报,2020,0(1).
8
唐爱文.
论如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素”在设计,“养”在课堂——以“正弦函数图像及简单性质运用建模思想教学设计”为例[J]
.中学数学(高中版),2020(3):3-5.
被引量:1
9
品牌阵列[J]
.中国广播影视,2020,0(1):72-74.
编辑学刊
202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