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准用性法律中非正式规范识别机制构建导论 被引量:4

An Introduction to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Informal Norms in Referential Law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准用性法律广泛存在于我国中央和地方的立法中。当准用性法律所指涉的准用规范是习惯、道德等非正式规范时,适用它们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关联着非正式规范识别问题的争议。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些可能的争议,往往采取无视或否视的姿态;即便偶有论者关注,也主要是针对个案或个别规范提出一些具体的实体性建议,而实际上,考虑到其大量存在,因而首先应给予这个问题更多的关注;并且,对非正式规范识别问题的解决,更应采取一种程序主义的进路。因此,应尽快启动对准用性法律中非正式规范识别的程序性机制的构建工作。 Referential law exists extensively within today’s China’s legislation,some of which refer to informal norms,such as customary norms or moral norms.Applying these norms would lead to a series of identification problems,which are ignored and neglected.Even some articles keep an eye on them,they are very insufficient and problematic.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dentification of informal norms,and then,to construct systemic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by route procedure-orientated.
作者 周赟 Zhou Yun(Law Schoo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共11页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0) 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裁判逻辑:司法评鉴制度的构建基准”(项目号FJ2017Z001)的主要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准用性法律 非正式规范 识别机制 referential law informal norms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9

  • 1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36-44. 被引量:333
  • 2[1]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3[8]戈尔丁.法律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7.240-241.
  • 4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32-338.
  • 6李岩.论性的私法调整[J].河北法学,2007,25(12):56-60. 被引量:5
  • 7梁迎修.法律原则的适用——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6):22-28. 被引量:25
  • 8参见浙江省三门县人民法院(2015)台三民初字第141号民事判决书.
  • 9参见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2013)西民二初字第1240号民事判决书.
  • 10参见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人民法院(2014)泉民一初字第00917号民事判决书.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