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肉鸡具有饲养周期短、发育快以及效益好等多种优势,是当下鸡肉市场主要供应种类。肉鸡饲养效益取决于肉鸡品种与饲养管理技术,饲养管理人员在确定饲养品种后,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最大化满足肉鸡生长发育需求,减少疾病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害,扩大肉鸡饲养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肉鸡饲养管理实践经验从饲养环境、管理方式、肉鸡免疫等方面进行分析。1饲养环境1.1温度在饲养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肉鸡生产育雏温度,保证温度适宜且较为稳定。如若前期育雏温度过低,将难以维持肉鸡正常生理活动温度需求,并导致卵黄吸收不良、食欲不振以及行动迟缓等问题,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肉鸡因为温度过低会出现抱团挤压现象,增加了窒息死亡几率。但温度过高,也会导致肉鸡生理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肉鸡生长出现迟滞。在中后期饲养过程中,温度过低将会降低肉鸡采食有效率,并出现喘息应激反应。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肉鸡有无出现喘息现象及时调整室温,并让肉鸡远离热源。但也要确保温度不要过低,避免肉鸡出现拥挤现象,增加肉鸡患病死亡几率。
出处
《饲料博览》
2020年第3期82-82,共1页
Feed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