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狄金森与普拉斯死亡主题诗歌的暗恐比读
被引量:
2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Uncanny in the Death Theme Poetry of Emily Dickson′s and Sylvia Plath′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狄金森和普拉斯的死亡主题诗歌带给读者强烈的暗恐感受。两者暗恐书写的不同源于各自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情绪经验和情感诉求,以及死亡主题诗歌背后不同的创作路线和微观意象的建构。在暗恐理论的解读下,两者的死亡主题诗歌呈现出负面美学效应,不同的伦理诉求为其暗恐书写的背景。
作者
卢冰
LU Bing
机构地区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6-70,共5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狄金森
普拉斯
死亡
诗歌
暗恐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杨国静.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暗恐[J]
.国外文学,2014(1):97-10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
1
尤丽娜.
边缘与中心的对话——“暗恐”视阈下《神秘的河流》中索尼尔边缘性人格[J]
.嘉兴学院学报,2015,27(4):131-136.
被引量:1
2
关贞兰.
“恐惑”理论国内外研究述评[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6(2):72-77.
被引量:1
3
王盛熙.
解读《金阁寺》中沟口的暗恐心理[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39(10):52-55.
被引量:1
4
马金桃.
普拉斯“自白”诗歌的情感悖论策略[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93-98.
5
王萍.
论迈克尔·翁达杰《遥望》中的恐惑感[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69-74.
6
郭晨,王艳文.
陌生化视角下的《女拉撒路》[J]
.世界文学研究,2021,9(1):54-59.
同被引文献
19
1
曾艳兵.
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J]
.台州学院学报,2002,24(5):10-14.
被引量:28
2
董洪川.
艾米莉·狄金森与美国现代派诗歌[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62-70.
被引量:3
3
张剑.
文学、历史、社会: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的政治诗学[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1):78-87.
被引量:7
4
白杰,尚婷.
沼泽下的民族记忆与诗意沉思——西默斯·希尼《托兰人》的文化解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10-11.
被引量:3
5
杜心源.
进入世界的词语——西默斯·希尼诗的语言形式与民族身份建构[J]
.当代外国文学,2007,28(2):95-105.
被引量:13
6
戴从容.
诗歌何为——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功用观[J]
.外国文学评论,2010(4):143-154.
被引量:8
7
戴从容.
“什么是我的民族”——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爱尔兰身份[J]
.外国文学评论,2011(2):69-83.
被引量:10
8
康燕彬.
狄金森的东方[J]
.外国文学,2012(5):33-39.
被引量:9
9
刘森林.
不礼貌语用策略的社会语用学研究[J]
.外语教学,2014,35(1):31-36.
被引量:17
10
李昌标.
概念合成的多域性与谢默斯·希尼叙事诗的合成度——以希尼的四首诗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1):26-3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刘风光,柴宜林.
不礼貌理论视域下论希尼死亡题材诗中的偏离[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3,36(3):16-21.
被引量:1
2
刘欣,王璐.
开放之态、含混之美、语言之贵、道家之思——论狄金森诗歌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J]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3(2):94-10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夏宗凤,刘风光,侯艳.
谢默斯·希尼诗歌不礼貌策略的诗学效果动机研究[J]
.外语研究,2024,41(2):37-43.
被引量:1
1
姚瑶.
绘本主题活动促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J]
.天津教育,2019,0(31):50-51.
被引量:1
2
王睿骁.
梅州市马鞍山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19,37(6):89-94.
3
戚万学,谢娟.
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及其实现[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0(1):143-144.
4
梁智砚.
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1):167-168.
5
王宾.
无惧死亡 勇敢地爱——读《我永远爱你》有感[J]
.动漫界(幼教365),2020,0(20):52-52.
6
薛玉秀.
美国诗人狄金森对佛教的接受[J]
.法音,2020(2):56-60.
7
朱慧颖.
纸上意趣——民国时期报刊茶叶广告探析[J]
.农业考古,2020,0(2):142-147.
被引量:1
8
叶旭勇.
马琳·杜马斯作品中疾病与死亡的隐喻[J]
.流行色,2020,0(1):148-149.
9
徐丽.
初中历史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几点探索与感悟[J]
.新一代(理论版),2020,0(9):156-156.
10
訾红宇.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中华少年,2020,0(1):95-9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