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品格证据的客观获取与规范使用 被引量:1

Objective Acquisition and Standard Using of Personality Eviden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些年,一大批重大刑事案件被社会各界密切关注,案件事实背后牵扯出的被告人品格更是被公众热议。被告人品格证据,因其承载的犯罪事实、主观恶性、犯罪动机以及深层次原因等犯罪情节,这些本该体现被告人责任刑与预防刑的大小,是案件裁量重要参考依据,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不仅审视被告人,也审视人民法院在适用品格证据方面的智慧。
作者 戴建军 Dai Jianjun
出处 《人民司法》 2020年第10期82-87,共6页 People's Judic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3

  • 1屈学武.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改革[J].法学研究,1996,18(5):56-69. 被引量:93
  • 2黄士元,吴丹红.品格证据规则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4):82-94. 被引量:28
  • 3邬庆祥.刑释人员人身危险性的测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222-224. 被引量:22
  • 4周丹军.品格证据的法律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5-58. 被引量:4
  • 5[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 6黄风.《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以下.
  • 7[日]大塬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8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 9孙万胜.《司法权的法理之维》,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 10[美]波斯纳 朱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共引文献10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