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暴力呈现与去暴力化——解读成长电影中的帮派亚文化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成长电影是将青少年成长变化作为叙述支撑的一类电影。本文将从符号学视域出发,分析成长电影中对于暴力行为的刻画,从暴力的呈现以及其中卷入的身份问题入手,来解读这类电影是如何利用暴力来表现劝诫暴力的意图意义,从而构建去暴力化的结局。青少年暴力最终消弭在成年人所构建的文化秩序中,暴力的呈现与消退,恰恰反映了青少年向成人社会规则的妥协与认同。
作者 马亚琼
出处 《丝绸之路》 202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The Silk Roa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1

  • 1李径宇.胡戈:我的内心充满搞笑的念头[J].中国新闻周刊,2006(8):22-25. 被引量:29
  • 2高字民.恶搞的文化阐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4):86-88. 被引量:7
  • 3克里安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54页.
  • 4William K. Wimsatt and Cleanth Brooks, 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Knopf, 1957, p. 674.
  • 5索伦·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汤晨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第8页,第286页,第2页.
  • 6克里安思·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新批评文集》,第376-395页.
  • 7Luuk Lagerwerf, "Irony and Sarcasm in Advertisements: Effects of Relevant Inappropriateness", 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 39, Issue 10(October 2007), pp. 1702-21.
  • 8Linch Hutchen, Irony's Edg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lron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 67.
  • 9Paul de Man, "The Concept of Irony", in Blindness and Insight: Essays in the Rhetoric of Contemporary Oitic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 10韦恩·布斯.《修辞的复兴:韦恩·布斯精粹》,穆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共引文献1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