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新工科”背景下的教材建设与改革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2017年以来,围绕“新工科”建设的一系列教材建设和改革活动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本文探究“新工科”背景下教材建设的原则、基本特色,从3个角度深入分析具体的改革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作者
宋亚卿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6期228-228,232,共2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新工科”
教材建设
教材改革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529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邓静,朱晓颖.
“新工科”视域下教材出版的初步研究和探索[J]
.科技与出版,2018(2):97-100.
被引量:6
2
陆国栋,李拓宇.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20-26.
被引量:688
3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1-6.
被引量:3127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张家勇,张家智.
新世纪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28-33.
被引量:35
2
毛峡,舒毕磊,郑志明.
“本-研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的研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24-228.
被引量:10
3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
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1(1):14-22.
被引量:72
4
许鹏奎,虞庐松.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33-637.
被引量:42
5
张磊,钱振东,刘腾爱.
研究型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探索[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4):127-130.
被引量:13
6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0(16):10-26.
被引量:74
7
魏江,李拓宇,赵雨菡.
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格局、现实困境与政策走向[J]
.中国软科学,2015(5):21-30.
被引量:108
8
余东华,胡亚男,吕逸楠.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创新路径和产业选择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15(4):98-107.
被引量:58
9
李飞,李拓宇,陆国栋.
以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访谈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3(4):5-9.
被引量:22
10
李拓宇,李飞,陆国栋.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3(6):17-23.
被引量:174
共引文献
3529
1
王连海,胡海峰,李晓,马强,张强.
航海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着力点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8):14-15.
被引量:1
2
张瑛,郑刚.
西北联大高等工程教育特点及其历史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4):124-129.
被引量:1
3
朱晓明.
新工科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知识窗(教师版),2022(12):21-23.
4
邹少琴,侯红科,郭凌.
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1(20):25-27.
被引量:1
5
时鹏辉,徐群杰,李巧霞.
电力特色环境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21(S01):18-19.
被引量:1
6
陈靖,王蓓蕾.
新工科视域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学术英语(理工类)”课程为例[J]
.中国ESP研究,2023(4):67-74.
7
杨玉,侯丽梅,闫锋.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理工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
.中国ESP研究,2022(4):21-28.
被引量:1
8
张旻,刘晓杰,郭丹,周兰珍.
基于OBE理念的图形图像设计课程质量评价探索[J]
.职业教育,2023(31):77-80.
9
李静雅.
以问题为引导的电路与模电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5):118-123.
被引量:1
10
闫枫,张嘉伟,呼媛,郭景晓.
浅析新工科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J]
.校园英语,2020(41):42-4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4
1
柴干,郭建华.
新型交叉学科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探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S02):137-141.
被引量:10
2
赵望达,黄建陵,徐志胜,裘志浩.
培养土木建筑交叉学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3-5.
被引量:4
3
王冬梅.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历史发展与理论探索[J]
.现代大学教育,2006,22(4):73-78.
被引量:7
4
王冬梅.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研究综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3):38-43.
被引量:29
5
包绍华,史佩栋.
介绍国外一门交叉学科——法律土木工程学[J]
.矿产勘查,2005(6):21-22.
被引量:1
6
黄君强,肖斌涛.
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
.文教资料,2009(13):170-172.
被引量:9
7
张贵珍,刘宪斌,王运花.
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材建设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2,15(5):75-77.
被引量:11
8
郑鑫,杨光,葛建锐.
农业工程与土木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8):40-41.
被引量:4
9
刘加海,方志刚,杨锆,周钗美.
多学科高度融合的电子产品交互设计教材建设的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13(5):112-115.
被引量:3
10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1-6.
被引量:3127
引证文献
4
1
黄新,郭庆.
基于知识融合的《电子测量与仪器》教材改革[J]
.大学(教学与教育),2021(3):152-154.
2
李兆锋,泰培,周作胜,郑翔,陈锐.
基于新旧基建知识融合的基坑工程课程改革实践[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19(6):211-216.
3
赵树祎,胡硕丰,田雪.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2,6(8):136-138.
被引量:2
4
胡炜.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专业类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与方法[J]
.传播与版权,2024(11):36-3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涂然,陈峻,杨敏,许映红.
现代交通运输行业转型背景下交通新技术教育教学资源设计和建设路径[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S01):23-25.
2
王艳.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科教材建设研究——以轮机工程专业教材为例[J]
.水运管理,2023,45(9):39-41.
1
郑小鹏.
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丝路,2020(4):112-112.
2
《碑林论丛》编辑部.
本刊征稿[J]
.碑林集刊,2018,0(1):381-381.
3
王超.
项目部企业文化建设推进的思考[J]
.各界,2020,0(8):82-83.
4
张平凤.
南京博物院藏民国时期回族结婚证书探析[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8(1):288-295.
5
闫飞飞.
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的实践分析[J]
.河南科技,2020,0(7):81-83.
被引量:1
6
嘉丹.
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20,0(5):220-221.
被引量:4
7
严建强,毛若寒.
博物馆化的拓展:原因、进程与后果[J]
.东南文化,2020(2):135-142.
被引量:26
8
罗予.
以需求为引领的中职应用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69-370.
被引量:2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