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少年群体手机游戏与现实社交的相互作用探析--基于强弱关系理论的视角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bile Games and Real Social Contact among Teenagers--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trong and Weak Ti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电子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青少年群体间的游戏从形式到内容上的转变。本文采取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考察一个班级中青少年的游戏参与和游戏行为。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性参与手机游戏实际上是一种社交行为,且和现实社交关系形成相互作用。手机游戏扩散与传播受到现实社会关系强弱的影响,依据社交关系的强弱程度呈现出层级样态。同时,玩手机游戏的过程蕴含着聊天交友、合作竞争、交换分享等社交形态,这些线上社交活动对于线下社会关系有着重塑作用,具体体现为强化和弱化两方面。
作者 杨晓琴 Yang Xiaoqin
出处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6期91-97,共7页 Culture &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43

  • 1约斯.德.穆尔.从叙事的到超媒体的同一性——在游戏机时代解读狄尔泰和利科[J].学术月刊,2006,38(5):29-36. 被引量:15
  • 2杨新敏.《国外网络文化研究评介》[A]..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C].,2002年..
  • 3黄瀚谆.《使用网际网络而产生的线上与线下行为之探讨》[A]..网络与社会研讨会论文[C].台湾,2002年..
  • 4庄道明.《从台湾学术网络使用调查解析网络虚拟社区价值观》[J].台湾《信息传播与图书馆学》,1998,5(1):53-53.
  • 5黄厚铭.《真实的谎言:虚拟社区中的身分认同与信任》[A]..《第四届信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论文》[C].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年..
  • 6翟本瑞.《网络文化与虚拟生活世界》[A]..台湾:网络与社会研讨会论文[C].,2002年..
  • 7特克 S.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份认同[M].谭天,吴佳真,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3-4.
  • 8尚俊杰 庄绍勇 李芳乐 李浩文.网路游戏玩家参与动机之实证研究.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报,2006,4(1):65-84.
  • 9转引自方军:《虚拟社区与信息中介》,http//www.chinabyte.com/,2002年5月19日.
  • 10转引自陈思和:《文化与沟通的影响力研究》,见ad.nccu.edu.tw/resource/conference/,2001年8月10日.

共引文献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