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究《飘》中郝思嘉的双性气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飘》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通过赋予女主人公郝思嘉双性同体的特征,塑造了一位刚柔并济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双性同体"的角度,对《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身上并存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进行解读。
作者
孙钰萌
秦璐怡
刘颖
陈青
机构地区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4期205-206,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郝思嘉
双性同体
女性气质
男性气质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李璟.
南北战争的影响——《飘》中主人公斯嘉丽性格的转变[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8):169-170.
被引量:1
2
张珊.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双性同体”意识[J]
.文学教育,2018,0(12):98-99.
被引量:1
3
张亚利.
一位水与钢铸就的女性——对《飘》中斯嘉丽“双性同体”性格的解读[J]
.文学教育(中),2010(7):45-46.
被引量:2
4
彭晓娥.
性别二元对立的解构——论《飘》中的双性同体意识[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80-81.
被引量:1
5
王喆,马新.
国内外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双性同体”观念的研究述评[J]
.妇女研究论丛,2017(3):113-122.
被引量:12
6
傅守祥.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试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双性气质”[J]
.红楼梦学刊,2005(1):100-114.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谢景芝.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85-88.
被引量:54
2
荆兴梅.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76-80.
被引量:34
3
喻继红,李艳荣.
水火交融的“乱世佳人”——斯佳丽性格解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105-107.
被引量:20
4
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4-5.
5
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53.
6
珍妮特·希伯雷·海登.人类一半的体验[M].威斯康辛大学出版社,1991.115.
7
海市伦.迈向双性的认识[J].台湾中外文学,:120-120.
8
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一间屋[M].北京:三联书店,1992.120-121.
9
康正果.魅力的构威及其颓废[J].读书,2001,(4):120-120.
10
Margaret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2001.
共引文献
24
1
何佩群.
平等、差异与社会性别[J]
.复旦政治学评论,2019(1):58-88.
2
乔以钢.
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8(3):144-155.
被引量:10
3
刘丽红.
2000——2010年王熙凤研究综述[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1-17.
被引量:2
4
温婧.
近十年贾宝玉研究综述[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87-91.
被引量:1
5
于晓婷.
贾宝玉与方鸿渐人物形象比较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3):96-100.
6
李胜.
“可使闺阁昭传”与“一代不如一代”之辨[J]
.北方文学(中),2016,0(10):93-95.
7
孔庆庆.
贾宝玉的双重社会性别意识[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12):20-23.
8
林紫鑫.
萦绕心底的人间至味——浅谈梁实秋散文《雅舍谈吃》的魅力[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3):30-30.
9
吕艳.
大观园建筑的女性审美[J]
.红楼梦学刊,2018(5):142-153.
被引量:1
10
张磊.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伪娘”现象[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36(3):42-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惠慧.
论郝思嘉的性格特征[J]
.作家天地,2019,0(24):7-8.
被引量:1
2
乐黛云.
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J]
.文学自由谈,1991,0(3):45-49.
被引量:79
3
郑海燕.
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9):134-137.
被引量:30
4
杨苗苗.
论《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
.新乡学院学报,2018,35(11):47-50.
被引量:1
5
付岳梅,应世潮.
《飘》中女性悲剧的生态主义解读[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1):63-67.
被引量:2
6
张思远.
《第九个寡妇》与《飘》的女性书写比较研究[J]
.黑河学刊,2020,0(2):66-68.
被引量:2
7
羊媛,徐哲.
从译者性别出发对比《飘》的两个中文译本[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0(4):167-169.
被引量:1
8
刘颖,秦璐怡,孙钰萌,陈青.
解读《飘》中郝思嘉的女性意识[J]
.戏剧之家,2020(27):205-206.
被引量:2
9
王卓异.
《乱世佳人》:“时代的产物”与“政治正确”[J]
.文学与文化,2021(3):95-104.
被引量:1
10
张霞.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佳丽的人物形象[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8):70-7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刘颖,秦璐怡,孙钰萌,陈青.
解读《飘》中郝思嘉的女性意识[J]
.戏剧之家,2020(27):205-206.
被引量:2
2
李鹏敏.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电影《飘》的分析[J]
.戏剧之家,2021(20):160-161.
被引量:1
3
王礼令.
电影《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艺术形象[J]
.戏剧之家,2022(32):163-16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朱丽翠.
《伊莎贝尔》人物形象分析及女性意识解读[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164-166.
2
王礼令.
电影《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艺术形象[J]
.戏剧之家,2022(32):163-165.
3
宋薇.
女性主义视角下《飘》中新女性形象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5):12-16.
1
魏宪宪.
[英]简·奥斯丁《劝导》中安妮的双性气质解读[J]
.职大学报,2020,0(1):66-69.
2
惠慧.
论郝思嘉的性格特征[J]
.作家天地,2019,0(24):7-8.
被引量:1
3
王睿.
对《飘》中生态女性主义的思考[J]
.青年文学家,2020,0(9):102-103.
4
介子平.
开文顺利[J]
.编辑之友,2020(4):1-1.
5
潘晓萌,马小翠,何岩.
《日出》与《第一炉香》比较分析[J]
.文学教育,2020,0(7):22-23.
6
李培培,马原媛.
双性同体视野下“女驸马”的身份探究[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68-71.
7
王红.
叙事学解读文学巨作——《飘》[J]
.山西青年,2019,0(24):109-110.
8
刘澹如.
完美与缺憾的合璧[J]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0(31):24-25.
9
羊媛,徐哲.
从译者性别出发对比《飘》的两个中文译本[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0(4):167-169.
被引量:1
10
袁昌明.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乱世佳人》斯嘉丽人物形象[J]
.参花(上),2020,0(2):108-109.
戏剧之家
2020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